導讀:石藥集團一系列資本運作雖曾推動股價飆升,卻在業績下滑后面臨重重考驗。
近日,石藥創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新諾威)發布了2024年年報。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9.81億元,同比減少21.98%;實現歸母凈利潤5372.63萬元,同比減少87.63%;實現扣非凈利潤4234.19萬元,同比減少94.31%。
在醫藥行業風云變幻的浪潮中,新諾威這家曾經的市場寵兒正深陷多重困境。2024年年報數據如同一記重錘,砸向市場,營收與利潤的大幅下滑令人咋舌;功能性原料價格波動、創新藥研發投入高企等多因素交織,讓業績困境雪上加霜;石藥集團一系列資本運作雖在短期內推動股價飆升,卻也隨著業績下滑而面臨考驗;與此同時,關鍵崗位的人事變動更是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增添了諸多變數。新諾威究竟能否沖破重重迷霧,實現逆襲?
業績大幅下滑:多因素交織的困境
單看2024年第四季度,新諾威情況更為嚴峻。單季度主營收入5.02億元,同比下降16.57%;單季度歸母凈利潤-8560.31萬元,同比下降262.5%;單季度扣非凈利潤-9440.05萬元,同比下降156.26%。曾經,新諾威是業績寵兒,在市場上風光無限,如今卻陷入如此困境,令人不禁唏噓感慨。
新諾威業績大幅下滑并非偶然,背后有著復雜的原因。這家曾經的咖啡因巨頭,功能性原料咖啡因產品價格波動首當其沖??Х纫蜃鳛樾轮Z威功能食品及原料業務的核心原料,其價格波動對公司業績影響巨大。2024年,咖啡因市場價格較2023年的高位大幅回落。從數據來看,2024年功能食品及原料業務分部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6.1億元。
盡管2024年咖啡因類產品銷量為1.48萬噸,與2023年相比基本持平,但價格的下跌讓營收大幅縮水。這也直接導致功能食品及原料業務分部主營業務毛利率下降了5.75個百分點。新諾威對該原料業務依賴度較高,價格的風吹草動便對業績產生了巨大沖擊。
同時,創新藥研發投入的大幅增加,也成為壓在新諾威利潤上的一塊巨石。2024年,公司全年投入研發費用8.42億元,較上年增加1.71億元,同比增長25.44%。自2024年1月完成石藥集團巨石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股權交割,戰略轉型生物創新藥領域后,新諾威在研管線超20個,涵蓋帕妥珠單抗注射液、司庫奇尤單抗注射液等多個項目,適應癥涉及晚期腫瘤、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等多個領域。
研發創新藥本就是一條燒錢且充滿不確定性的道路。前期大量資金投入在短期內難以見到回報,卻實實在在地侵蝕著公司的利潤。新諾威在創新藥研發的賽道上奮力奔跑,但前方充滿了未知的挑戰,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在功能食品及原料業務下滑的同時,創新藥業務未能及時填補業績缺口,使得公司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資本騰挪,前路幾何
在新諾威業績困境背后,是石藥集團一系列資本運作的身影。自2023年下半年起,石藥集團便開啟了創新藥資產注入新諾威的進程。2023年8月,新諾威宣布以18.71億元對石藥集團旗下巨石生物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后持股51%,實現對巨石生物的控股并表。
巨石生物作為石藥集團創新業務的主要載體之一,擁有20余個產品管線,覆蓋抗體、mRNA、ADC等前沿藥物領域。它開發出國內首款上市的新冠mRNA疫苗,在醫藥行業聲名鵲起。其ADC業務更是布局深遠,有5款ADC處于臨床研究階段,還成功對外授權兩款ADC管線,展現出強大的創新實力。
2024年10月16日,新諾威又正式宣布以增發和現金方式購買石藥百克100%的股權,作價76億元。石藥百克是集團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在熱門的GLP - 1領域布局備受關注。其TG103注射液針對超重/肥胖和2型糖尿病適應癥正在進行III期臨床試驗,司美格魯肽長效注射液等產品也在研發中。并且石藥百克旗下擁有年銷售額20億級別的“現金奶牛”產品“津優力”,這無疑能為新諾威的創新藥研發提供資金保障。
這些資本運作在短期內對新諾威股價產生了顯著影響。在宣布對巨石生物增資后,新諾威股價開啟上漲行情。2023年股價漲幅超300%,從2023年8月30日公告當日收盤價12.78元/股,一路漲至12月6日最高48.74元/股,市值也從149.6億元最高漲至570.7億元。市場對其轉型創新藥的預期被極大激發,投資者紛紛看好其未來發展潛力。
然而,隨著業績下滑等問題逐漸暴露,股價也開始回調。在業績發布隨后股價跌幅超5%,反映出市場對其業績表現的擔憂。這就像一場夢幻般的泡沫,雖然美麗卻脆弱,一旦業績的真相被揭開,泡沫便迅速破滅。
從長期戰略意義來看,石藥集團將創新藥資產注入新諾威,是為了打造一個創新藥上市平臺,借助A股市場對創新藥的高估值,提升集團創新資產的價值。新諾威也得以從傳統的功能食品及原料業務,轉型為創新藥企業,拓展了業務邊界與發展空間。然而,當前也面臨諸多問題。
當前新諾威在資本運作后也面臨諸多問題。從業績上看,傳統業務下滑與創新藥業務尚未盈利的雙重壓力,使得公司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在資產整合過程中,不同業務板塊、研發團隊、管理體系之間的協同難度較大。如何有效融合,發揮出1+1>2的效果,是新諾威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創新藥領域巨頭林立,恒瑞醫藥、百濟神州等早已在創新藥研發、銷售等方面布局多年,擁有成熟的管線與市場份額。新諾威作為后來者,在產品研發進度、商業化能力等方面都需加速追趕,才能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人事變動,戰略動搖
2024年,石藥集團和新諾威經歷了一系列人事變動。2024年4月23日,新諾威董事王懷玉因個人原因、總經理韓峰因工作調整需要雙雙辭職。9月23日,董事長潘衛東及董事楊棟又因工作變動提出辭任,同日,公司選舉董事、總經理姚兵為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姚兵曾就職于石藥集團旗下多家公司,曾任石藥集團執行總裁,相關人士表示其在創新藥方面經驗豐富,更契合公司未來重點發展創新藥的戰略。
這一系列人事變動,反映出新諾威在戰略轉型關鍵期對管理層的調整優化。新領導班子或許會在創新藥業務推進、資源分配等方面帶來新的思路與決策方向。
石藥集團層面,9月9日,信達生物前總裁劉勇軍加盟,擔任執行總裁和全球研發總裁,負責集團研發、管線戰略及國際業務開拓等工作。然而僅僅3個月左右,劉勇軍便離開石藥集團,回歸自己創立的華普生物擔任董事長??善淇焖匐x職,無疑打亂了石藥集團部分計劃,讓集團在相關業務推進節奏、研發方向把控等方面面臨一定不確定性。
高層變動對公司戰略決策影響顯著,新諾威新任董事長姚兵或許會將更多資源和精力傾斜到創新藥業務,加快在研項目進度,調整業務布局,弱化保健食品等傳統業務占比。在研發方向上,領導對創新趨勢的判斷會引導公司投入重點。劉勇軍若持續任職石藥集團,或許會憑借其專業背景,加大對免疫學、腫瘤學相關創新藥研發投入。如今其離職,研發方向是否調整有待觀察。
新諾威如今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業績下滑的陰霾尚未消散,資本運作后的整合難題亟待破解,人事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又為未來蒙上一層薄紗。未來究竟是繼續沉淪,還是破繭成蝶,讓我們拭目以待。
結構向優,動能向新:啤酒行業的變革之路
健合集團:穿越周期,領航營養健康新紀元
寧波銀行,穩健增長的密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