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Sunnyue 來源 | 互聯網品牌官
2025年4月10日,安踏集團一紙公告攪動全球運動消費市場:以2.9億美元全資收購德國百年戶外品牌狼爪(Jack Wolfskin)。
這已是安踏自2009年收購FILA以來第15次出手并購,但不同于以往資本市場的掌聲雷動,此次輿論場呈現出微妙的分化。
有人期待狼爪能復刻始祖鳥的“運奢神話”,不過也有很多人在社交媒體擔憂:安踏收購后,狼爪沖鋒衣會不會從千元價位漲到萬元檔?
21億元,收購狼爪!
這家誕生于1981年的德國品牌,曾用一件Texapore面料的沖鋒衣征服阿爾卑斯山脈的登山者;
其標志性的三爪LOGO不僅是品質象征,更代表著歐洲中產階級的戶外生活方式。
即便經歷四次易主、母公司卡拉威高爾夫陷入業績泥潭,狼爪依然保持著在德國本土市場17.3%的占有率,歐洲專賣店數量穩居戶外品牌前三。
對于安踏而言,狼爪的價值遠不止495家門店和4000個零售網點,更在于其沉淀44年的技術資產。
德國工程團隊研發的18項材料專利、符合歐盟標準的可持續生產體系、以及滲透在每處縫線中的戶外文化基因。
但中國消費者對狼爪的認知,早已超越單純的產品功能。
2007年進入中國市場時,狼爪憑借低于始祖鳥30%的定價策略,迅速填補了專業戶外與大眾消費之間的空白地帶。
北京三里屯首家旗艦店開業當日,排隊人群蜿蜒百米,那些印著三爪標志的沖鋒衣一度成為都市中產的“社交貨幣”。
時過境遷,當安踏宣布收購時,小紅書#狼爪漲價預警#話題下聚集了3.2萬條討論。
有網友翻出2024年狼爪經典款沖鋒衣1599元的吊牌價截圖,配文:“參考始祖鳥被收購后價格翻三倍的歷史,這件衣服未來可能要抵我一個月工資。”
這種擔憂并非空穴來風,回看安踏過去對多個品牌的運作,到最后總落得個普通人高攀不起的地步。
▲ 圖源:微博
安踏在2009年以3.25億元收購FILA中國業務時,該品牌年虧損超3000萬。
通過重塑“運動時尚”定位,2024年FILA營收已達266.3億元,毛利率保持在70%高位;
2019年豪擲46億歐元收購亞瑪芬體育,將始祖鳥從專業登山裝備轉型為“運動奢侈品”,硬殼夾克價格帶從3000元躍升至15000元。
在北京SKP專柜都需要配貨才能購買。
這種“收購-升級-溢價”的商業模式,既創造了驚人的資本回報,也悄然改變著中國運動消費市場的價格坐標系。
狼爪會成為下一個始祖鳥嗎?
安踏對狼爪的規劃顯然延續著這套成功公式。
公告中特別強調“狼爪定位大眾戶外,與始祖鳥形成差異化布局”。
但在實際操作層面,這種差異化可能更多存在于產品線而非價格帶。
參考迪桑特被收購后的發展路徑,2016年安踏獲得其中國區經營權時,滑雪服均價約2500元;
而2024年冬季新款已突破8000元大關,與狼爪現有產品形成直接競爭。
▲ 圖源:淘寶
更值得關注的是,安踏計劃將DTC(直面消費者)模式導入狼爪體系,這套讓始祖鳥保持“永遠不打折”高冷姿態的運營策略。
或將徹底改變狼爪的渠道生態,關閉低效經銷商門店、加大直營比例、嚴格控制折扣率,這些舉措在提升利潤率的同時,必然推高終端零售價。
資本市場早已嗅到其中玄機。
收購消息公布次日,國泰君安發布研報測算:
若狼爪復制FILA的提價路徑,其中國區毛利率可從目前的58%提升至67%,帶動安踏整體毛利率突破60%大關。
▲ 圖源:安踏
但這種算法忽略了一個關鍵變量,當戶外運動從專業領域向大眾休閑滲透,消費者對性價比的敏感度正持續提升。
京東消費數據顯示,2024年500-1000元價位沖鋒衣銷量同比增長210%,而3000元以上品類僅增長18%。
這或許解釋了為何狼爪母公司2024年營收同比下降1.1%,歐洲市場疲軟只是表象,更深層的原因在于中端戶外市場的價格戰日趨白熱化。
安踏面臨的挑戰遠不止定價策略。
翻開集團品牌圖譜,14個收購品牌已在戶外賽道形成“內卷式”布局。
始祖鳥鎮守5000元以上超高端市場,迪桑特卡位3000-5000元滑雪細分領域。
可隆體育主打2000元左右的都市輕戶外,如今狼爪的加入讓這個本就擁擠的價格帶再添變數。
品牌溢價,消費者不買賬了
更棘手的是供應鏈協同難題,狼爪現有45%的面料采購自歐洲工廠。
若要接入安踏在晉江的智能制造基地,不僅涉及技術標準統一,還要平衡“德國工藝”的品牌調性。
行業分析師表示:“安踏現在像在走鋼絲,既要利用中國供應鏈降本增效,又不能毀了狼爪的德系血統,這個尺度把握比當年運作FILA難十倍。”
消費者的態度或許會成為最大變量。
在知乎“如何評價安踏收購狼爪”的提問下,獲贊最高的回答寫道:“我們不怕國產品牌崛起,怕的是收購國際品牌后,把大眾產品做成奢侈品。”
這種情緒背后,是新一代消費者對品牌溢價容忍度的重新校準。
▲ 圖源:微博
當Z世代用“沖鋒衣刺客”形容某些價格虛高的戶外裝備;
當拼多多百億補貼頻道里國產沖鋒衣銷量突破百萬件,安踏若繼續堅持高端化路線,可能錯失戶外運動大眾化的歷史機遇。
畢竟,狼爪真正的競爭優勢從來不是LOGO帶來的身份認同,而是Texapore技術能讓普通人在雨中徒步三小時仍保持干爽。
這種樸實的價值主張,才是品牌穿越周期的根本。
站在全球化視角審視這場收購,安踏的野心早已超越商業范疇。
從收購亞瑪芬體育登陸美股,到狼爪交易完成后海外營收占比將提升至33%,這些動作都在重塑“中國品牌”的定義。
但真正的國際化不應止于資本并購,而在于輸出本土化運營能力。
安踏若能借助狼爪的歐洲渠道網絡,將中國市場的數字化中臺、快反供應鏈、直播電商玩法反向賦能,或許能開創“中西合璧”的新模式。
就像豐田用混合動力技術征服歐美市場,安踏需要的不僅是買下品牌,更要證明中國商業智慧能激活國際老牌的新生機。
收購落定,德國《商報》的評論值很有意思:“狼爪加入安踏帝國,究竟是歐洲戶外傳統的延續,還是中國資本的游戲?”
答案或許藏在丁世忠的內部講話中:“我們要做世界的安踏,而不是中國的耐克。”
這句話的深意,不僅關乎市場份額之爭,更指向全球商業文明的話語權。
當狼爪沖鋒衣的未來定價牽動中德兩國消費者的神經,當安踏的每一次財報發布都影響紐約、倫敦、東京資本市場的波動。
這場始于晉江小廠的品牌進化史,正在改寫世界運動產業的權力版圖。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強制性刪除。為了不失聯,請關注下面的備用號,有些精彩內容會發在這個號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