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還沒有發揮作用,6G還是謹慎些吧,產業界別著急!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5G時代開始,移動通信技術擴展到行業應用,但面向消費者和行業應用之間存在很大差異。盡管5G相比4G的網速快了七八倍,但用戶實際感受卻沒有想象中那么好。面向工業的應用也不及預期。“行業應用更關注網絡的可靠性、安全性、靈活性。我們需要深入了解行業需求,才能更好地定義通信網應該怎么做。”鄔賀銓表示,5G做得還不夠好。
他進一步指出,通信技術不一定要“引領行業發展”,但能夠起到融合和支撐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價值。尤其是AI與6G融合,將為行業數字化提供新動能。
【評】
通信網絡的發展只有伴隨著應用的同步創新才能發揮出作用,當年3G、4G的爆發式增長,就是得益于網絡+應用的齊頭并進,而到了5G時代,應用已經跟不上了,那么快的速度并沒有用武之地,再加上千兆寬帶的普及,使得使用5G的場景變少,流量被免費高速的WiFi替代,運營商在5G發展上已經增量不增收,而且流量費收入甚至已經開始下滑。
商業領域雖然建設了數萬個5G工廠,但個性化太強,難以形成規模效益,運營商賺不到錢,也就賺個吆喝。而對一些工廠來說,5G專網是好東西,但覺得成本又偏高,投入產出比不行。
空天一體的6G研發應該加緊,但在沒有核心應用出現之前,不宜過早商用,否則又造成運營商重復投資和資源的浪費,況且用戶用的APP和原來都一樣的話,不可能因為你是6G網絡就多花錢,不是嗎?
不過,如果把6G作為網絡出海的馬車,通過6G衛星通信來支持一帶一路國家的經濟發展,讓這些國家也用上高速的移動互聯網,這倒是個不錯的方向。
至于國內,就別卷了,6G來了對運營商來說,又成了給基層員工下達6G卡的發展任務指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