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大學文學院和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聯合主辦的《和平的捍衛——世界大局下兩岸關系觀照》新書發布會于4月16日在上海社會科學院115會議室舉行。與會領導及有關專家學者有上海市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李驍東、研究室副主任王順,上海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曾軍、文學院黨委書記陸甦穎、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張勇安、特聘教授張黎明,上海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何建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社長錢運春、責任編輯董漢玲,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劉海貴,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朱少華,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教授章玉貴,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會長顧祖華,海峽兩岸民間交流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劉愛君等。
該書收錄了作者蘇虹2019—2023年在香港《大公報》發表的百余篇評論作品。全書共分三個部分:“血濃于水——祖國統一人心所向、民族復興勢不可擋”“迷途忘返——政治惡斗誤盡蒼生,專心謀‘獨’自掘墳墓”“殊死博弈——冷戰思維危害和平,核心利益不容侵犯”。 蘇虹長期致力于國際關系、臺海問題研究,其著作具有視野開闊、分析犀利特點。該書延續了其前兩部作品《和平的眉角——世界大局下兩岸關系透視》《和平的守望——世界大局下兩岸關系掃描》的學術風格與思想深度,立足全球視野、聚焦臺海局勢,以理性、客觀的筆觸剖析兩岸關系的復雜脈絡,為讀者提供了一份兼具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的兩岸關系觀察報告。
李驍東
李驍東表示,蘇虹的“和平三部曲”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分析框架,既揭示了外部勢力干預臺海的風險,也探討了深化兩岸融合的走向,尤其體現了作者理論勇氣與現實關懷的結合。
曾軍
劉海貴
曾軍指出,蘇虹對“和平”內涵的辯證思考,為理解兩岸關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劉海貴認為,蘇虹新聞嗅覺靈敏,善取題材,一題一議,不枝不蔓,言深意遠,較好地把握了“熱點追蹤+學理分析+價值引領”三重目標,既滿足了讀者的信息需求,又體現出為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盡心盡力的家國情懷。
錢運春
錢運春指出,該書體現了“三個度”(準度、廣度和深度)的結合,即精準把握了中央對臺政策的核心要義,三大核心內容板塊的多維度、專業分析,突破了表面化解讀,回答公眾關切。
何建華
何建華總結指出,蘇虹的評論始終保持著對兩岸關系的敏銳觸覺。出版社連續推出“和平三部曲”,正是希望以學術出版服務國家戰略,為公眾理解兩岸關系與臺海問題提供理性視角。
與會嘉賓圍繞“厚植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行了研討。大家一致認為,當前國際格局總體上正經歷深刻調整,中國崛起與西方主導秩序的碰撞在臺海問題上尤為明顯,必須牢牢把握兩岸關系的話語主導權和主動權,抵制國際話語霸權,匡正國際社會視聽,構建真實、公正、平等、符合國際法的國際話語體系;同時,要堅定弘揚中華文化,厚植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和心靈契合,依法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維護臺海和平穩定。
《和平的捍衛——
世界大局下兩岸關系觀照》
蘇 虹 著
本書是作者近年撰寫的時事評論結集,其中大多刊載于香港《大公報》時論專欄《大公評論》。全書共分三大部分:血濃于水:祖國統一人心所向 民族復興勢不可擋;迷途忘返:政治惡斗誤盡蒼生 專心謀獨自掘墳墓;殊死博弈:冷戰思維危害和平 核心利益不容侵犯,主要對2018—2023年臺灣政局以及兩岸關系中的重大事件進行評述。文章邏輯清晰,語言有力,包含著作者深切的愛國情懷與強烈的人文關懷。
作者簡介
蘇虹,文學博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大學特聘教授。出版圖書有長篇小說《秋瘋》《海上晨鐘》,長篇歷史小說《天昏海暗——太平洋戰爭》,隨筆集《無為而治——老子謀略縱橫》,時評集《和平的眉角——世界大局下兩岸關系透視》《和平的守望——世界大局下兩岸關系掃描》等。作為總策劃人、編劇之一出品的話劇《大風有隧》,于2019年在上海大劇院上演,劇本《大風有隧》獲“第34屆田漢戲劇獎·劇本一等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