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知譚商業
作者|知譚君
2025年4月11日,隨著韓祥永獲批“主持工作”,海爾消費金融公司總經理一職的長達一年空缺終于告一段落。這位深耕公司十年的元老,從副總經理身份“過渡上位”,被視為臨時穩盤的關鍵人選。然而,這場看似順利的人事調整,實則折射出海爾消費金融近年來內部管理結構的隱憂與治理裂縫。
自2020年以來,海爾消金的高層人員流動頻繁。副總經理葉巍、黃鵬相繼離職,2024年1月原總經理張西銘亦以“個人原因”退出舞臺,管理核心長期處于空轉狀態。此間,總經理職責由董事長李占國代行,直至2025年4月韓祥永臨危受命。
值得注意的是,韓祥永的職業路徑幾乎復刻了前任黃應華“主持工作—轉正”的路線,但市場對于其是否僅為過渡性安排仍持觀望態度。
高管動蕩之外,海爾消金在合規治理層面也暴露出較大問題,尤其是借貸利率、手續費結構、催收行為等關鍵環節。
截至2025年4月23日,黑貓投訴平臺上已有近1.5萬條關于海爾消金的投訴,內容涉及暴力催收、高利息、不合理違約金等問題。一位用戶在3月25日發起投訴稱,“申請提前還款,手續費占整筆金額的30%,屬于附加費用。且提前還款屬于本人權利,借款期間并無逾期等不良行為,不應承擔擔保費用。訴求提前還款只歸還本金及利息?!?/p>
更令人擔憂的是,多份司法判決文件顯示海爾消金曾通過名義年利率24%、罰息上浮50%的方式,實際年化利率高達36%,明顯超出法律紅線。比如(2025)晉0727民初182號裁判文書顯示,2022年7月17日,原告(海爾消金)與被告簽訂一份《個人借款合同》,該合同約定:原告向被告出借借款21800元,貸款期限為9期,還款日為自貸款發放之日的次月起每月對應日。貸款利率為年利率24%,罰息利率為貸款利率上浮50%,還款方式為等額本息。法院認為,原告作為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企業,借款利率、罰息之和不得超過法律規定的上限24%。故被告應從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24%計算逾期還款利息。
與此同時,海爾消金的催收方式亦遭詬病。萬乘金融4月9日發布公眾號推文稱,已正式簽約海爾消費金融公司“催收外包項目”。據悉,萬乘是國內金融催收行業龍頭,客戶包括四大行等全國性銀行以及若干消金機構。除了外包催收業務,海爾消金也在直接招聘催收人員。企查查信息顯示,僅4月份,海爾消金就發布了20條催收人員招聘需求。
不過,在風控壓力與合規缺位的雙重背景下,海爾消金的業務規模仍在快速擴張。從2022年到2024年,海爾消金總資產由211.25億元增長至293.48億元。同期,海爾消金的營收增速分別為57.38%、45.59%和27.28%;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9.51%、32.91%、21.92%。
然而,海爾消金的不良貸款率卻始終高于行業均值——從2021年的2.06%升至2024年9月末的2.07%。與此同時,撥備覆蓋率卻從208.75%下降至202.56%,說明其風險抵御能力存在下滑趨勢。
面對業務高速擴張與資產質量承壓的雙重挑戰,海爾消金近年來持續加大融資力度,以支撐流動性需求和資本金充足率。2024年全年,海爾消金共發行三期資產支持證券(ABS),累計金額達 46.5億元人民幣,并同步完成15億元金融債的發行。緊接著,2025年3月25日,公司又一口氣發行三筆ABS債券——“25夠花1A/1B/1C”,合計規模達 15億元,顯示出其對外部資金的依賴性在持續上升。
對于韓祥永而言,“主持工作”不僅是一紙任命,更是一場試圖穩住風控底線、重建合規信用的接力長跑。在監管收緊、行業洗牌的大環境下,海爾消費金融的高速增長還能持續多久呢?
上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