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心房顫動(房顫)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疾病患者中很常見,但為同時患有這兩種疾病的患者選擇合適的抗血栓治療是一個挑戰。房顫患者需要口服抗凝劑來預防卒中或系統性栓塞,而抗血小板治療則用于預防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的缺血性事件。然而,在房顫合并冠狀動脈疾病的患者中,同時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和抗凝藥物會增加出血的風險。盡管臨床指南為房顫合并穩定型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的抗血栓治療提供了明確的建議,但關于此類患者長期治療策略的隨機試驗數據仍然相對不足。近期,《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了一項研究,旨在調查依度沙班抗栓治療在房顫和穩定型冠狀動脈疾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
研究方法
研究者開展了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簽、評審員盲法的隨機試驗,比較了依度沙班單藥治療與雙聯抗血栓治療(依度沙班+單一抗血小板藥物)在房顫合并穩定型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定義為既往接受過血運重建或藥物治療的冠狀動脈疾病)中的效果。根據CHA2DS2-VASc評分(評分范圍為0~9分,分數越高表示卒中風險越大)評估卒中風險。
主要終點是12個月時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系統性栓塞、計劃外緊急血運重建以及大出血或臨床上相關的非大出血的復合終點。次要終點包括主要缺血性事件的復合終點以及大出血或臨床上相關的非大出血的安全性終點。
研究結果
在韓國18個研究中心,研究者將524例患者分配至依度沙班單藥治療組,將516例患者分配至雙聯抗血栓治療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72.1歲,女性占22.9%,平均CHA2DS2-VASc評分為4.3。
在12個月時,依度沙班單藥治療組中有34例患者(KaPlan-Meier估計值,6.8%)發生了主要終點事件,而雙聯抗血栓治療組中有79例患者(16.2%)發生了主要終點事件(危險比0.44;95%CI0.30~0.65;P<0.001)。在12個月時,試驗組中主要缺血性事件的累積發生率相似。
依度沙班單藥治療組中有23例患者(KaPlan-Meier估計值,4.7%)發生了大出血或臨床上相關的非大出血,而雙聯抗血栓治療組中有70例患者(14.2%)發生了這一事件(危險比0.34;95%CI0.22~0.53)。
研究結論
在房顫合并穩定型冠狀動脈疾病患者中,與雙聯抗血栓治療相比,依度沙班單藥治療在12個月時降低了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系統性栓塞、計劃外緊急血運重建或大出血及臨床上相關的非大出血的復合終點風險。
參考文獻:Published SePtember 1, 2024 DOI: 10.1056/NEJMoa2407362
添加藥學瞭望管理員
進入學術交流群
《藥學瞭望》征稿邀請
01.投稿內容
征稿內容不限于:研究進展、團隊科研成果、臨床用藥經驗分享、典型病例解讀、疾病診治經驗、人文故事等
02.聯系人
投稿 | 學術報道 | 合作
投稿聯系人:劉老師 15201320201(微信同號)
投稿郵箱:contact@siri.ntesmail.com
(來源:藥學瞭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