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張馬屯。
從上古時代的萬科正榮碧桂園,到中古時代的綠城瑞馬大華,再到現在的中建城發、濟南建工、東營海通、軌交中奧外帶瑞馬二期。
從購房而言,張馬屯片區確實從1.0時代逐步進化到了3.0時代..
比如這個門頭,就從側面證明了張馬新盤的更迭...
樓盤的變化肉眼可見,但與此同時針對張馬片區的責難同樣不絕于耳。
有沒有一種可能,你所知道的張馬屯都是錯的?
比如張馬屯的南北半球之爭,小編可以再此預料:
接下來的半年到一年之中,北風絕壁壓到南風,輿論風潮大概率會從張馬南臨近工業北路高架出行方便快捷轉變為張馬北白泉廊道啟幕生態宜業宜居。
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接下來的盤都在張馬片區的中北部....
除了樓盤所激發的輿論風潮外,還有一部分觀眾對于片區的觀察實在缺乏耐心。
正如我今兒早上看到了中海盛福新盤的資料,不得不回憶起十幾年前盛福片區那漫天的黃土(很具體的記不住了光記得盛福土賊多),已經心中情不自禁涌上的疑問:
誰會買這兒啊...
好了,書接上文,除了樓盤從1.0到2.0再到3.0的躍升外,張馬片區的規劃和配套同樣進入了3.0時代,正在極速的落實當中。
這里的極速指的是接下來半年到一年張馬即將成型的配套設施。
01
從十年前就被拿來當做賣點的,世界級線性公園,華山-白泉廊道終于有了最新消息....
接最新線報,華山-白泉廊道的首期工程將于1個月后,也就是6月份正式啟幕亮相,與它一同亮相的還有小漢峪溝兩側景觀帶。
它們現在的樣子是這樣,已經初見雛形:
據說,一同亮相的還有中建城發的新盤(北側正在修建當中的低密樓盤,后文有詳細資料,另外時間這塊中建城發說了算,我說了不算,望周知)
下面是網上所披露的效果圖,只是這一小段,大家可以對比對比。
這公園給我的感覺很像這幾年流行的郊野公園,主打親子娛樂和休閑,之前規劃所披露的體育板塊不知后續是否依然存在。
不過有一說一,其實從現在張馬屯的配套看,這地也不是很缺乏體育設施...
小漢峪溝的效果圖我認為非常驚艷,后續瞧瞧親水區如何打造。
除了華山-白泉廊道外,近期張馬屯還批復了一塊公園用地,0.42公頃。
據介紹,該地塊現狀為已廢棄廠房,在已批復片區控規中規劃為工業、居住兼容用地。為改善周邊居住環境,不再保留工業用地性質,擬將地塊性質優化為城鎮住宅用地。王舍人片區控規于鳳凰北路以西、膠濟鐵路以北以及宏昌路以東、膠濟鐵路以北各規劃一處公園綠地,用地面積分別約1.89公頃、0.96公頃。該地塊5-10分鐘生活圈范圍內公園綠地用地總面積及服務半徑均滿足相應標準規范。地塊東側緊鄰規劃體育用地一處,后期將打造建設為體育公園,為周邊居民提供游憩休閑場地。為充分尊重周邊居民意見,歷城區擬將地塊北側約0.42公頃規劃居住用地調整為公園綠地,于明年實施。
02
除了華山-白泉廊道的好消息外,張馬屯的商業配套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中,比如奧體中路的兩座門神:
C5/B8地塊用地約30畝,總建筑面積5.6萬平方米,為社區型綜合商業體,涵蓋酒店、辦公、餐飲等業態。
這兩座門神蠻對稱,網傳年底開業,就算年底沒開業,就現在這個工程進度與大家見面應該是很快了。
在這里我必須說一嘴奧體中路,其實這么多年過去了,大家也能看到。
奧體中路北延這條路的地位就是張馬屯片區的配套,這也正是R+B紅色地塊的由來。
包括沿著這條路還布局了A5社區運動中心地塊,這個項目蔚藍之城的斜對面,圍擋已經包圍了起來。
這個項目占地面積約0.91公頃,總建筑面積約1.32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0.89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約0.43萬平方米,主要建設一座地上3層、地下1層的社區運動中心。
A5地塊已經動工,再加上之前的規模差不多大的C4體育活動中心地塊,體育用地在張馬屯也是不缺的。
估計也就是2026年,張馬屯的相關配套會上一個層次。
03
最近張馬屯又涌現了幾個新樓盤,給我的感覺不太像是純剛需,更多的像是剛改-改善的定位。
海通的戶型區間為108-129平,整個地塊呈L型,北側為項目敏感點,醫療公交等設施,據說可能改...
雖然說從圖上看海通顯得蠻荒涼,其實過了南北馬路就到了新城樓盤的區域,那邊的配套尚可。
建工·春和景明主打的品質改善,因為這盤的面積區間相對較大,甚至還搭載了庭院會所和恒溫泳池。
容積率2.0,規劃設計8-10層的低密洋房和18層小高。
中奧觀宸被張馬大街、開源中路,奧體西路輔路包圍,容積率2.0-2.5之間,項目共分六個地塊,均為10-11層洋房,及15-18層小高,面積涵蓋105-115-118-127-143-165平。
鑒于瑞馬麓府屬于二期,就不多講了,前文有瑞馬的廣子,可以看看,交付可以。
中建城發的新盤的名字已經確定叫做中建·雲啟鳳華。
也是這幾個項目中檔次最高的,主打純低密,而且因為瀕臨華山-白泉廊道和小漢峪溝的原因,所以周邊的生態環境不錯。(前文有航拍)
這盤資料挺少,只有現場發布會拍的PPT,主打宋風。
04
以上就是本文主要內容,鑒于很多人必提張馬屯的擁堵,其實道路不完善以及未歸相關部門管理是最主要的因素。
講真這些東西想管還是太簡單了,攝像頭都是現成的,問題是張馬屯現在依然是個大工地,或許等配套落實完善了會好很多吧...
免責聲明:
1. 本微信公眾號文章,系作者的個人分析、判斷及評價。文章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房產交易行為的任何指導,不構成任何允諾,請讀者自行判斷購房風險。
2. 本微信公眾號文章,可能存在部分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亦可能存在作者對有關問題的認知、評價與第三方不一致的情況,若有任何第三方認為圖片存在侵權,或認為文章有關內容失實、構成侵權,請通過文末聯系方式與我們溝通協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