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忍的對比”
每個五一小長假,都是旅游界的一場“現形記”。
今年的話題集中在兩個景區:張家界和九寨溝。
5月2日,張家界被游客罵上熱搜。起因是,上千名游客深夜被困在海拔千米的天子山索道上,在 10℃寒風中高喊退票。很多游客從下午4點開始排隊,直到凌晨1點下山。
(圖源:小紅書)
這已經不是張家界首次出現類似問題。
2023年春節,紅星新聞報道:大年初三,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接待游客逾6萬,接待人數創單日新高。但有游客在網上反映,景區未控制人流量,導致成千上萬名游客大晚上被困在山上。
今年3月,極目新聞報道:有網友發視頻反映稱,湖南張家界天子山景區數千名游客滯留,無法順暢下山。
那今年五一張家界有多擠呢?
2018年,張家界專門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公布武陵源、天門山、張家界大峽谷、黃龍洞和寶峰湖5個景區游客最大承載量。其中,武陵源核心景區瞬時承載量為61730人,最佳舒適承載量夏季為13.7萬人次/日、冬季為10.9萬人次/日。
發生輿情的天子山索道正處于武陵源景區,據張家界官方報道,2016年改造后的運力最高為每小時2100人。
所以,問題可能在于游客想要進入核心景點袁家界,百龍電梯和天子山索道幾乎是必經之路,因此造成了兩個交通堵點。
這就為游客高喊退票埋下伏筆。
據武陵源景區官方回應,為做好“五一”假日旅游接待工作,景區采取了涉旅崗位工作人員全員上崗、提早開放景區、延長服務時間、分時分站預約等措施,但仍然存在游客乘坐電梯、纜車、環保車排隊時間較長等現象。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為5A級景區的九寨溝,在5月4日卻因為“調度能力太強了”硬是生生被夸上熱搜。
小紅書上,很多游客在吐槽張家界的同時,爆夸“九寨溝體驗感最好”,甚至呼吁張家界應該學學九寨溝的管理和運營。
數據顯示,九寨溝五一期間接待游客15.49 萬余人次(同比增 40.56%),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連續兩天達到最大游客承載量4.1萬人次,但游客并沒有被擁堵折磨,”進溝“體驗非常絲滑,滿意度高達96%以上。
用網友的話形容就是,九寨溝能在十五分鐘之內把四萬游客都“倒進溝里”。
這也意外造就了它的潑天富貴。
5月4日,一則名為“九寨溝真的是一流游客管理大師吧”的帖子,其討論熱度一天內高達1.6萬點贊,超4500人參與討論,一堆人準備把九寨溝列為下個出游目的地以及二刷目的地。
(圖源:小紅書)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測算,假期5天,國內出游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0%。
但人均每日消費為114.82元,同比2024年微漲1.48%,同比2019年下降23.86%。
側面說明流量狂歡的背后,大部分人謹慎消費才是常態。今年五一撕開了景區管理的遮羞布,旅游業的競爭,不是簡單的“如何搶人”,而是 “如何對待人”。
張家界和九寨溝誰更得人心,高下立判。
2013 年,九寨溝在全國率先設定 4.1 萬人單日承載量,12 年來雷打不動。觸發承載預警時,會啟動 “候補訂票” 機制:距離景區 40 公里內的游客可在線排隊,系統按退票順序自動分配。
此舉不僅能夠有效遏制黃牛倒票,更是一份客流量與體驗感的平衡契約。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九寨溝景區在四年多重建過程中,對智慧化改造提檔升級,才有了今天的智慧調度能力。其中最具有靈魂的是觀光車調度:
400多輛觀光車組成“運輸矩陣”,每輛車都裝了定位系統,調度中心能夠實時監測車輛運行路況,隨時調整發車頻率。
對比其他景區節假日“擁堵名場面”,九寨溝把客流量峰值轉化為游客體驗峰值,守住了 “人多不擠” 的體驗承諾。
一位熱愛旅游的朋友告訴筆者:
“我還是五一前去的迪士尼,排隊時間從50分鐘到120分鐘不等。去年秋天報團去的九寨溝,排隊只需要5-10分鐘,車上有工作人員沿途介紹景點。我還碰到一個退休的廣東大爺,我們一邊聊天,一邊看風景。”
“最讓我驚喜的,是景區的廁所比很多景點都干凈,有一次性坐墊按下按鈕就可以抽走。”
“現在是夏天,正在考慮是二刷九寨溝,還是去張家界。但剛看到這么多游客在張家界花錢買罪受,肯定不會再考慮了。”
(受訪者供圖)
互聯網的記憶碎片化,熱搜詞條也許會過時,但 “把人當人看” 的服務底線永遠保鮮。
當“張家界們”陷入景區“假期擁堵魔咒”,在生存邊緣苦苦掙扎時,九寨溝早已用價值遵守贏得人心這盤大棋。最高級的景區運營,是讓每個游客都感受到 “被認真對待” 的溫度。
5A是景區的上限,不是九寨溝的上限。正如這位網友所說:“建議全國5A向九寨溝學習,甚至可以把九寨溝作為評級標準。”不知有多少景區能學會"抄作業"?
對此,有景區負責人表示這其實很無奈,他透露:
“像某些文化景區,受限于地方文旅導向,不敢輕易嘗新,內容基本都是風景和活動素材堆砌。很多地方文旅現在只想取巧造勢,哪里有熱點,就往哪里蹭,哪有九寨溝那種厚積薄發花時間和資金去做的。”
“說句不好聽的,地方文旅噱頭做的越足,景區建設往往越下頭。舉兩個例子,很多景區連個廁所都搞不干凈,服務能好到哪去?再者最近游客住進局長家不很火嘛,但這個事并不是常態化的解決問題的機制。”
怪不得有網友表示,全國大部分景區的服務水平,甚至還趕不上20年前的九寨溝。
我們繼續對旅游市場保持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