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而言,中國藝術和繪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世界文化背景下的重要一頁。在藝術方面,西方和東方之間的差異一直存在,今天它們正在逐步相關。中國傳統繪畫有其特殊的歷史、規律和精湛的技術,區別于歐洲人意識中熟悉的體裁。不僅僅是宣紙或絲綢上的彩色單色圖像。它反映了幾個世紀以來形成的整體世界觀。它具有哲學和文化、社會和宗教成分、道德規范和存在哲學。
《靜香遠》 32x67cm 2024年
世界正在發生變化。中國藝術家在21世紀的世界藝術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對后現代主義潮流的原創解讀吸引了專業和大眾觀眾的注意,后現代主義潮流有機地融入了民族傳統不可動搖的基礎。在這方面,不斷發展中國繪畫古典傳統的藝術家的作品,帶來了他們自己的現代視野和趨勢,這很有趣。
王來文在傳統繪畫的工作,作為水墨畫,有機地結合了現實主義的工筆技術(“真筆”)與繪畫的微妙紋理,在20世紀獲得了獨立藝術流派的地位。在中國繪畫中,沒有歐洲人通常意義上的靜物。物體不是從大自然中汲取的,而是帶有特殊的意義和符號。王來文向經典致敬,結合其方法和視覺元素,用作者對輪廓繪制的明顯美學和創造圖像的原創概念豐富了藝術語言。藝術家描繪了中國文化的傳統標志,如植物、莖葉、果實和果實,只創造了熟悉的植物物種的外部形象。在他的作品中,他們失去了象征意義,變得獨立,具有性格、個性的品質,類似于肖像的體裁。
情節構圖簡單得令人難以置信:用墨水和薄刷子在宣紙上繪制真實圖像的單色圖像。它們以一條精致的線條為主,主圖的象征意義和精神意義與構圖領域中包含的書法銘文和紅色印章密不可分。王來文作品的主要特點是具有最大表現力的最小手段、情節可訪問性和心理學。在傳統和現代藝術的基礎上,他創造了自己的個人風格,他的筆跡,將繪畫的微妙技術與藝術形象的美學和心理屬性相結合。他創建了自己的流派,在教學中形成了現代人與傳統的思考,藝術家和他的學生的個人展覽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
因此,歐洲人對東方主義的興趣和東方人對西方思想的關注逐漸抹去了東西世界觀的界限。這既是傳統的現代性,也是創建自己的流派,教育新一代藝術家的深刻意義。
(文/葉弗吉尼亞·羅馬什科,俄羅斯藝術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藝術科學院主席團成員,俄羅斯美協副主席)
王來文作品欣賞
《盎然》32x67cm2024年
《清貴》67x32cm2024年
《福安昌吉》32x67cm2024年
《長青》32x67cm2024年
《福安長樂》32x67cm2024年
《幽香》32x67cm2024年
《福祿吉祥》32x67cm2024年
《天天好日子》32x67cm2024年
《福滿園》32x67cm2024年
《滿庭福》32x67cm2024年
《依樣福》 32x67cm2024年
《竹里晴風》32x67cm2024年
(來源:藝術頭條)
藝術家簡介
王來文,畫家,文化學人。福建漳州人。畢業于福建師大美術學院,教育部首屆中國畫博士課程班進修。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文聯專職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第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全國美展評委,長期擔任全國美術展組委會委員、評委,福建省美術大展評委會主任,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百花文藝獎總評委等職。曾擔任廈門大學兼職教授,福建師大碩士生導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