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消費者購物體驗愉悅,企業發展才能長遠,市場繁榮方能持續
針對消費者反映的“反向抹零”問題,永輝超市發布整改說明,承認部分門店存在現金支付“反向抹零”情況,表示將進行整改。
所謂“反向抹零”,是指商家在結算時將應收金額進行“四舍五入”,零頭大于等于5時向上取整,多收顧客零頭。比如,據媒體報道,重慶消費者在超市購買了標價7.96元的淡蝦米,用100元現金支付,卻被收取了8元。
抹零本是商家讓利于買家的做法,但近年來,“反向抹零”的現象卻屢屢發生。在一些人眼中,幾分錢的零頭或許微不足道,但怎樣處理這個零頭,本質上卻反映了商家是否尊重消費者權益、遵守市場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反向抹零”涉嫌價格違法,且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消費者選擇在商家購物,是基于對商家的信任。“反向抹零”打破了這種信任,讓消費者蒙受經濟損失,也令購物體驗打折。當今生活節奏快,對很多消費者來說,小小幾分錢,不值得花時間、精力去跟收銀員講道理,或者投訴維權,但真的不掰扯、不投訴,心里又不爽,消費體驗打了折扣。
此外,當下,移動支付便捷且普遍,使用現金支付的是什么人?以老人、兒童等居多。他們對價格更敏感,在維權方面又更弱勢。占這些群體的小便宜,更是令人反感。
治理“反向抹零”,還應多方協同,共同構建公平消費環境。
監管部門要加強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此類價格違法行為,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同時要暢通投訴渠道,讓消費者維權門檻更低、更方便。
整改“反向抹零”問題,承擔直接責任的是企業。對于商家而言,“反向抹零”看起來多賺了點錢,但損害的卻是自身誠信,“抹去”的是消費者的信任。為蠅頭小利損害商譽,長此以往,消費者還會來嗎?只有恪守誠信經營原則,反思自身經營理念、尋找管理漏洞,切切實實進行整改,才能讓更多消費者看到誠意。
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愉悅了,企業的發展才能長遠,市場的繁榮方能持續。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12日 13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