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這攤水,真是越來越渾,也越來越熱鬧,有的企業還在為生存拼命努力,指望有人能在岸上拉上自己一把。
還有的,明明開局是一手好牌,被稱為造車新勢力的“天選之子”,手持84億巨資,聚集了全球頂尖汽車人才。
可惜,一手好牌被該企業打得稀爛,直接把自己搞破產了,成為了整個汽車領域的笑話。
這家車企到底是誰?又是如何走向破產的?
拜騰璀璨登場
咱這次的主角是拜騰,相信大多數人都不太熟,但是關注汽車領域的,或許有所耳聞。
放在幾年前,這個名字可是響當當的,2016年拜騰的FMC公司亮相,骨子里透露著一股“不差錢”的豪氣,上來就畫了個年產三十萬輛的大餅,第二年“拜騰”的名號一打出來,更是恨不得把天給捅個窟窿。
不得不說,拜騰的起手式,確實能夠唬住不少人領頭的那幾位,放眼全球電動車領域也都是頂尖專家,CEO畢福康,被稱為“寶馬i8之父”,總裁戴雷之前在東風英菲尼迪和華晨寶馬都是扛大旗的人物。
除了這兩位,團隊里還塞滿了從特斯拉、蘋果這些公司挖來的技術人才,這么一套全明星陣容,誰看了誰不迷糊,據說,當年他們還放出豪言,要“干掉特斯拉”,這份自信真是沒誰了。
對于拜騰來講,錢就不是事兒,從2016年到2020年,短短四年,拜騰硬是塞進口袋六輪融資,資金達到了84億人民幣,投資方的名單一亮出來,也是令人震驚,一汽集團、寧德時代等行業巨頭都排著隊給拜騰送錢。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拜騰可是和蔚藍、小鵬、威馬并稱造車新勢力的“四小龍”之一,風光無限,走路都帶風。
為了顯擺自己的國際范兒,拜騰的運營策略也是非常厲害,全球運營總部、智能制造基地和核心研發中心在北京,北美總部落戶硅谷,專供智能汽車用戶體驗、自動加這些聽著高端的技術。
同時還在德國慕尼黑開設了一個設計中心,專門負責車輛設計和產品概念研發,北京、上海、香港等地也都沒閑著,均設立了辦公室,分別管著對外關系、市場營銷和資本運作。
2018年,拜騰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CES展上,推出了首款概念車M-Byte,那叫一個驚艷四座,眼球吸得足足的。
錢袋子漏風,花五千萬買零食
按理說,錢到位了,人也齊了,市場關注度又爆棚,拜騰要想造車那不就是簡簡單單,可令人疑惑的是,這84萬怎么說沒就沒了。
其實想了解也簡單,我們從拜騰花錢的路數上來看,那簡直就是大街上撒錢,很多錢花的地方都是無用功。
有公司前員工透露,拜騰北美辦公室三百來號人,光是買小零食,半年就吃掉了差不多七百多萬美元,換成人民幣都已經差不多五千萬了!
想象一下,五千萬的零食,各種零食估計都能堆成一座山了吧,這還沒算完,員工們穿的西裝還都是法國定制的,一個小小的名片盒,價格都比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高,這種大手大腳的花錢真是不敢讓人想象。
這還不是最離譜的,2019年,為了去北美參加那個CES展會,拜騰居然包了一架波音787公務機,光單程費用就已經超過了30萬,可惜這次包機只管了參展的三十來號核心高管,其他普通員工,只能老老實實的坐經濟艙。
不難看出,辦公室零食管夠,出門派頭十足,這些玩意和造車壓根就沒有實質性的關系,要知道,特斯拉的馬斯克連辦公室的空調都不舍得開,可拜騰這邊卻是在和造車毫無相關的領域花錢大手大腳。
內部問題成隱患
拜騰公司不光是錢燒得不明不白,內部管理更是亂成了一鍋粥,公司員工總共不到一千人,副總裁級別的高管就足足有29位,個個都是稅后年薪千萬起步,這薪資水平在汽車領域那真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
而且高管出差,五星級酒店,各種紅酒都是標配,德國工程師的商務餐標準,一天開銷達到了200歐元,折合成人民幣那就是1500多。
再看看一線員工,加班到后半夜可能只有泡面填肚子,出差甚至還需要自己先墊錢,這種待遇差距,員工多少會有點不平衡。
同時公司的兩位核心創始人,畢福康和戴雷在公司的走向上也產生了分歧,畢福康想把拜騰往美國公司的道路發展,可戴雷卻堅持中國這邊必須控股,據說兩人為了爭個高低,連開發布會誰先上臺都能吵起來。
就這樣兩人誰也不讓誰,鬧到最后,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將帥失和。
2019年4月,畢福康撂挑子不干了,轉頭跑去給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當CEO,戴雷雖然能夠暫時穩住腳跟,但獨木難支,最終在2020年黯然離場,后來去了恒大汽車。
經過兩位創始人的這一折騰,拜騰內部算是徹底亂了,更要命的是高管團隊里德國人占了大頭,開會全程都在說德語,很多中國員工都聽不懂,導致溝通效率持續下降,國內外公司決策逐漸和中國市場脫節。
量產失敗,技術成笑話
這些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還得是拜騰在技術和供應鏈上的問題,拜騰曾經把整車控制器這么核心的玩意外包給博世開發,合同金額高達9800萬元,而這個價格可是行業正常水平的將近20倍。
不得不說,拜騰公司是有錢真敢花啊,就這樣花重金早出來了五十輛樣車,可在試駕的時候,樣車接二連三的出問題,把不少客戶都嚇跑了。
眼看技術問題八字還沒一撇,市場信心就先給干蹦了,這種外包帶來的代價,無疑是加速了拜騰破產的進度。
到了2020年初,拜騰的局面更是連電費都交不起,南京工廠直接被拉閘,一片漆黑工人無法干活只能大眼瞪小眼。
供應商那邊更是樹倒猢猻散,寧德時代一看這架勢,立馬停止供應電池,博世也凍結了控制器的開發,連佛吉亞都趕緊把座椅生產線給撤了。
工廠門口,等著討債的供應商排起了長龍,可拜騰的管理層呢,卻玩起了“躲貓貓”,誰也找不著,供應鏈這一斷,M-Byte的量產計劃算是徹底泡了湯。
造車本來就不容易,好不容易將零件湊齊,可結果連電都沒有,這車還怎么繼續往下造,直接讓拜騰成為了汽車領域的笑話。
走向破產結局
2020年7月初,公司突然宣布暫停中國內地業務運營,一個月之后,央視新聞更是直接點名拜騰,說公司“燒光84億元造不出量產車”。
官方的出面,市場直接傻眼了,難道說拜騰的造車夢真的就這樣黃了?
為了挽救拜騰,在2021年,拜騰出了奇地拉來了富士康和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方簽了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富士康這邊答應出技術,出產業鏈資源,還出錢,目的就是幫拜騰把那款M-Byte給造出來,爭取在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量產,一時間,很多人都覺得拜騰能夠起死回生。
可惜啊,在彼此合作了半年左右,富士康就傳出了和拜騰鬧掰的消息,具體項目為啥黃了,說法更是五花八門,有人說拜騰內部亂,也有人說是富士康覺得這個項目不值得。
不管怎樣,這下拜騰算是徹底涼涼了,M-Byte的量產也沒了念想,南京的生產基地也被政府收了回去,一些專利技術甚至還被其他車企撿了漏。
2023年6月,拜騰的母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被法院貼上了失信被執行人的標簽,到了今年,拜騰這個品牌也只就是個名字了,市場上更是對它無人問津。
當然我們要注意,有了拜騰的前車之鑒,拜騰肯定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眼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大車企都在互卷。
同時也提醒其他車企,造車這事兒不是光有錢、有人、有夢想就能行的,它是個系統工程,更是個精細活,來不得半點虛頭巴腦,更不能忘了造車的初心。
參考信源
環球網2020-06-29——燒光84億還造不出車:拜騰被央視點名
觀察者網2020-06-30——被央視點名“燒光84億還造不出車”后,拜騰汽車官宣停工停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