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日,幽門螺桿菌又雙叒叕登上熱搜了。
#感染幽門螺桿菌易患哪些疾病#、#70%以上胃癌和幽門螺桿菌有關#、#感染幽門螺桿菌無癥狀也要根除治療#等多個話題引發眾多網友的關注和討論。
這已經不是幽門螺桿菌首次上熱搜了,作為目前所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幽門螺桿菌為什么自帶熱搜體質,越來越引發關注?今天小九來聊一聊。
全球一半胃癌在中國!幽門螺桿菌是最大禍根
2017年,國家癌癥中心公布《中國胃癌流行病學現狀》報告,2012年全球胃癌新發95.1萬例,死亡72.3萬例。其中,中國的發病和死亡例數均占了全球將近一半。
而這一切的幕后主要推手和致命因素正是幽門螺桿菌。在《柳葉刀》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中國確診的胃癌病例中,約有34萬胃癌新發和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
早在1994年,世衛組織就將幽門螺桿菌列為一級致癌物。這種細菌寄居在胃黏膜上,不僅從胃內吸收營養維持生計,還排放大量毒素和炎癥因子,導致胃黏膜受損發炎,被認為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最常見的細菌感染之一,但它又為何獨獨“偏愛”中國人?
據中華醫學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約50%,即每兩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人感染。究其原因,與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有著很大的關系。
幽門螺桿菌通過口-口或糞-口途徑傳播,而我國的共餐文化為其傳播提供了大肆滋生的土壤,你一勺我一筷,導致交叉傳染。而口對口喂食,咀嚼后喂食則是兒童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是這些不起眼的生活習慣,加大了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風險,而如此高的感染率則導致了我國胃癌患病人數高居不下。
出現這3類癥狀,小心是幽門螺桿菌找上門
在感染幽門螺桿菌之后,身體會有哪些癥狀表現?出現以下3類癥狀,要注意了。
1、頑固性口臭
幽門螺桿菌寄生在胃腸道和口腔中,發酵食物殘渣,釋放出硫化氫和氨氣等刺激性氣體,出現口臭。而這種口臭與普通口腔疾病出現的口腔異味有所區別,具有頑固性,利用牙膏或一系列清洗劑都無法去除。
2、胃痛、腹部不適
患者在感染幽門螺桿菌后會出現胃部炎癥、胃潰瘍等疾病,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胃痛。此外,還包括胃脹、反酸、噯氣、伴有打嗝、惡心嘔吐等癥狀。這些癥狀存在慢性、規律性和反復性的特點,如果不清除幽門螺桿菌,會常年反復發作。
3、消瘦、貧血
感染者常缺乏食欲,沒有胃口,并伴有消化不良的癥狀,導致人體的營養攝取出現問題,出現消瘦、甚至貧血的表現。如果經過常規治療后仍反復發生消化不良,就需要警惕了。
出現以上癥狀,提示您需要檢測幽門螺桿菌了,不過并不是沒有以上癥狀就意味著沒有感染,對于飲食不規律、經常在外就餐、或家人有感染的朋友,也要定期檢測。
預防胃癌,如何根除幽門螺桿菌?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后,大部分患者沒有癥狀,但所有感染者均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部分患者伴有胃黏膜糜爛,大約10%的患者會出現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化生,這一步已經意味著出現癌前病變,而最終有約1%的患者會發生胃癌。
早發現,早治療是治病的關鍵,醫生建議,如果成年人確診幽門螺桿菌感染,沒有吃藥禁忌癥,應在醫生建議下做根除治療。
1、四聯療法
目前國際和國內共識意見中推薦的治療方案是四聯療法,即PPI+鉍劑+兩種抗生素。抗生素是殺滅幽門螺桿菌的主力軍,質子泵抑制劑(PPI)抑制胃酸,而鉍劑是在胃黏膜上形成一層保護膜。
感染幽門螺桿菌后,也會引發胃黏膜損傷,胃黏膜修復能力不及時,導致胃酸就更容易侵蝕胃體,形成潰瘍。而四聯療法不能針對修復胃黏膜,所以建議在四聯用法的基礎上,建議增加對黏膜有修復作用的康復新液聯合用藥,主動修復受損胃黏膜,增強其自身的防御能力,抵御有害因素(胃酸、胃蛋白酶、幽門螺桿菌、酒精等)的侵蝕,防止胃病反復發作。
2、堅持服藥、及時復查
四聯療法的療程一般為10-14天,具體服用劑量、天數需要嚴格遵從醫囑,切勿擅自停藥,期間不能飲酒,否則會出現副作用。
在療程結束后需在醫生規定的復查時間內及時復查,了解治療動態,確認治療效果。如未治療成功,則需至少間隔2-3個月進行二次治療。
3、日常注意衛生
為了預防感染或復發,平時要注意衛生。避免接觸被污染的水源,養成飯前便后要洗手、餐具定期消毒、更換的習慣;減少外出就餐,盡量做到分餐制,防止交叉感染。
經常性的熬夜會給體內帶來寒氣的累積,時間久了會讓膽囊收縮功能下降,膽汁分泌減少,食物在腸胃消化慢,并逆 行入胃與胃酸作用對胃黏膜憑障產生破壞,形成胃痛、胃脹、打嗝、燒心、噯氣、胃酸過多、口苦等諸多胃的不適, 所以會有胃不舒服的情況,注意保暖,不要受涼,
基于上面的說法,贊同者有之,存疑者不少,傻傻不知所云者更多,其實既然知道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的,就順藤摸瓜而已,農村有個方法,就是到野地挖點灌南|苦菜回去燒湯喝,煮好后過幾分鐘在加紅糖,趁熱喝,葉子背面有白色絮狀物,平時少吃油膩辛辣的東西,晚上盡量不要熬夜,保持好的作息規律。另外勞逸結合,適當鍛煉。
年底聚餐增多,朋友們一定注意使用公勺、公筷,避免幽門螺桿菌感染,打好“保胃”戰。
參考資料:
[1]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和消化性潰瘍學組. 中華消化雜志 2017; 37(6):364-378.
[2]我國約50%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出現這四類癥狀或是感染.健康時報. 2020-07-13
[3]中國幽門螺桿菌根除與胃癌防控專家共識意見(2019年,上海)[J].中國消化雜志,2019-04-1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