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汪明荃宣布在上海舉辦演唱會的消息曝光,評論區瞬間被“高齡撈金”的質疑淹沒。
可誰能想到,這個被全網唱衰的老人,竟是 TVB 黃金年代的“鎮臺之寶”
她如今回到故土開演唱會,不過是想把攢了七十年的本事,唱給家鄉人聽。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那么,這場被爭議包裹的歸鄉之約,究竟是“撈金”還是“圓夢”?
當舞臺大幕拉開的瞬間,答案正在揭曉……
七旬開唱引爭議
2025年5月3日,當汪明荃上海演唱會的消息公布后,引起不少謾罵
還有激進的網友直接扒出,汪明荃早年活動時走路摔跤,需要人攙扶的,斷言“登臺怕不是要靠輪椅”。
緊接著,營銷號們嗅覺敏銳地跟上網友節奏,將她的票價單拎出來大做文章。
“看流量明星演唱會,至少還能看個青春活力,看她難道看錢回不回本嗎?”
“她一張VIP票敢賣1580元,比當紅小鮮肉還敢定價!”
這樣的對比帖在各大論壇瘋狂轉發。
“老藝人比小鮮肉更會割韭菜”的負面聲音越來越多。
面對撲面而來的輿論,汪明荃以一貫的優雅姿態做出回應。
原來她只是想把最好的舞臺,獻給一直支持她的粉絲。
除此之外,她也是想回家看看,用歌聲回報這片培育她的土地。
可這份真誠不僅沒有得到理解,還被斷章取義成“賣慘營銷”。
甚至有營銷號刻意截圖票價單,將1580元的VIP檔位放大置頂,卻用馬賽克遮住680元的親民檔。
一時間,“老藝術家割韭菜比流量明星還狠”的話題迅速登頂熱搜。
連從不關注娛樂圈的路人都忍不住評論:“這么大歲數不好好養老,非要出來賺快錢?”
直到票務平臺數據公示,這場演唱會票價爭議才出現轉機。
680元的親民檔位開票10分鐘即售罄。
1580元的VIP區雖有余票,卻在三天內被來自香港、廣東的歌迷搶購一空。
更有業內人士傳言,此次演唱會光舞臺設備運輸就花費七位數。
全息投影技術更是首次應用于老歌演唱會。
無數粉絲聽到這則消息,紛紛表示“這樣的成本投入,票價其實貼著成本走”。
但還有不少黑粉和營銷號,都在等著78歲的汪明荃,像早年登臺摔倒那樣大出洋相。
歲月不敗真風采
5月3日晚,上海前灘31演藝中心座無虛席。
當汪明荃身著漸變刺繡長裙、踩著十厘米高跟鞋走上升降臺,全場掌聲雷動。
不是出于同情,而是被眼前的精氣神震撼。
只見汪明荃腰背挺直如青松,妝容精致如盛年。
哪里像網友嘲諷的“需要坐輪椅”的老人?
接下來的2.5小時,78歲的她完成了一場堪稱傳奇的演出。
開場《迷人Pink Lady》隨著歌曲舞動的身影,讓觀眾直呼神采不輸當年。
翻唱《夜上海》時加入的薩克斯伴奏,將老上海的優雅與現代音樂的靈動完美融合。
汪明荃的敬業和舞臺上活力的身影,讓不少歌迷忍不住發布對比稱:“我年紀輕輕跳完廣場舞都走不動路,78歲的阿姐居然能連換8套服裝,唱歌還不喘!”
除此之外,現場觀眾的構成更是打破“情懷消費”的刻板印象。
前排頭發花白的老伯舉著1980年的黑膠唱片,跟著歌曲旋律輕輕擺動。
中間區域的中年夫婦帶著孩子,媽媽輕聲給女兒講解“這是媽媽年輕時的偶像”。
00后年輕粉絲更是則是為這場表演注入了鮮活的血液。
她們準備了舉著“阿姐YYDS”的燈牌,用短記錄下每個高光瞬間。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份完美背后藏著怎樣的堅持。
演唱會前一周在東京錄制節目時汪明荃突發失聲。
為了不讓期待已久的觀眾失望,她在酒店房間里靠著蒸汽眼罩和中藥茶飲訓練發聲。
還有部門自稱是內部人員的消息說,汪明荃常常一遍遍默念歌詞,用氣聲反復練習,就是為了不讓肌肉記憶生疏。
而在體能儲備方面,她的付出更是令人動容。
為了能在舞臺上完成2.5小時的高強度表演,78歲的她雷打不動地保持每周三次健身訓練。
從有氧運動到力量訓練,從呼吸調節到平衡練習,每一個細節都不曾放松。
就連私教都感嘆:“很多年輕人都未必有阿姐這樣的毅力。”
但當眾人為她的演唱前所作準備驚嘆時,或許未曾想。
這份從容早已沉淀了七十年的時光。
藝途漫漫七十載
1956 年,9歲的汪明荃從上海的小弄堂遷居香港。
此時的她或許還不知道,自己將會在香港歌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十年后,當19歲的她站在麗的電視訓練班的考場上。
那段即興發揮的“雨中送別”哭戲,讓她從萬人競爭的藝員培訓班脫穎而出,成為首批學員。
在TVB的黃金年代,她主持《歡樂今宵》創下了一個又一個收視神話。
當時的香港,幾乎家家戶戶都守在電視機前,等著看她的節目。
除了主持外,她的演藝事業更是如日中天。
她在《家變》中飾演的職業女性洛琳,穿著墊肩西裝、留著利落短發,成為香港熒屏首個獨立女性標桿。
而《萬水千山總是情》的播出讓汪明荃的演藝事業達到新的高峰。
在劇中飾演敢愛敢恨的莊夢蝶時,她對角色有著極致的追求。
即便在火車頂拍攝淋雨戲時不慎受涼,她仍堅持不用替身。
只說了一句:"莊夢蝶的倔強,不該被一場雨打倒。"
這種敬業精神,成就了這個經典角色。
而同名主題曲《萬水千山總是情》不僅傳唱至今。
更在2005年為她贏得金針獎,成為其音樂生涯的里程碑。
此外,汪明荃還積極投身粵劇藝術傳承。
在滿堂紅劇團,她不遺余力地推廣粵劇藝術,從編劇到演出,事必躬親。
而且她不僅自己登臺演出,還積極培養年輕演員,為粵劇注入新鮮血液。
在她的帶領下,滿堂紅劇團成為了香港最具影響力的粵劇團體之一。
從上海弄堂到香港紅館,從熒屏花旦到粵劇傳人,
汪明荃用七十余年的堅持,書寫了一部精彩的演藝傳奇。
如今的汪明荃,早已功成名就,不需要靠演唱會"撈金"。
這場回歸故里的演出,更像是一次藝術的升華與情感的沉淀。
結語
當 78 歲的汪明荃再次舉起話筒,我們看到的不是 “撈金” 的爭議,而是一個用一生詮釋 “戲比天大” 的靈魂,在舞臺上永不褪色的光芒。而這場演唱會的意義,也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商業演出范疇。它是對藝術的致敬,是對時代的見證,更是對生命力量的完美詮釋。
參考文獻:
1.新民晚報:《阿姐萬水千山總是情》2025-04-18
2.上觀新聞:《78歲汪明荃首次在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是上海的女兒”》2025-04-30
3.澎湃新聞:《汪明荃,今生不負你》2025-05-0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