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報道,繼美國加州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后,“美國反對美國”的戲碼持續上演。上月,美國又有12個州組成聯盟共同起訴特朗普政府,指控其關稅政策違法。23日,俄勒岡州、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華州、伊利諾伊州、緬因州、明尼蘇達州、內華達州、新墨西哥州、紐約州和佛蒙特州的總檢察長向位于紐約的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提起訴訟,稱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為一時興起,而非合法權力的正當行使。
對此,加文.紐森表示,“沒有哪個州會比加州受到的影響更大。加州是美國人口和經濟規模第一大州,也是美國最大的商品進口州。俄勒岡州總檢察長表示,加征關稅是非法的,損害每個勤勞的家庭和企業,它不只是紙面數字,更是實實在在的成本,影響著每個人的錢包、工作,乃至所有人的未來。美國眾議員凱利·莫里森表示,人們越發感受到關稅帶來的壓力,物價在上漲,企業感到恐慌。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鮑威爾表示,調查數據和市場指標都顯示,短期通脹預期已顯著上升,受訪者普遍將矛頭指向關稅政策。美國經濟很可能會放緩,失業率或將上升,而隨著關稅政策逐步生效,通脹也可能上升。鮑威爾表示,供應鏈中斷這類問題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解決,可能使原本一次性的通脹沖擊演變為更持久的壓力。以汽車行業為例,其供應鏈很可能面臨“嚴重中斷”,且這一修復過程或將持續數年,進而延長通脹周期。
鮑威爾(資料圖)
不僅政界如此,近日美國國內,抨擊關稅政策的民間評論也不在少數,戴蒙的發聲值得關注之處在于,今年1月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戴蒙還在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辯護,如今卻態度急轉。戴蒙執掌摩根大通近20年,被視為“華爾街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最近頻頻針對關稅發表觀點,言辭不無激烈。半個月前的致股東年度信中,他的措辭還是關稅“將減緩美國經濟增長”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工發組織)近日在其網站上發表文章說,美方濫施關稅的做法是錯誤的。加征關稅將推高工業生產成本,降低經濟效率,抵消貿易紅利,削弱競爭能力,最終危及全球就業,并且會給經濟最脆弱的國家帶來最沉重的打擊。美國加征關稅并非基于事實,也不會取得預期效果,“保護主義和貿易壁壘不是解決問題的出路”。
馬斯克也在4月22日(12洲集體起訴聯邦政府)的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說,從5月開始,他將“大幅”減少管理政府效率部的時間,“將把更多時間投入特斯拉”。他同時表示會繼續“每周花一兩天時間”處理政府事務,“以確保浪費和欺詐行為不會卷土重來”。馬斯克作為無薪特殊政府雇員的正式角色也將于5月底結束,然后他將以非正式的方式提供意見。
我們都知道,馬斯克曾被視為特朗普的親密盟友,在特朗普政府中領導政府效率部(DOGE),幫助特朗普大幅削減聯邦開支、大規模裁減聯邦雇員。頂著世界首富的光環加入特朗普團隊之初,馬斯克躊躇滿志、風光無限。去年底,共和黨眾議員托尼·岡薩雷斯甚至將馬斯克比作“美國的總理”。
特朗普(資料圖)
可在關稅戰開始后,馬斯克個人在民眾中的好感度也急劇下降。美聯社-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4月26日發布的最新民調顯示,目前只有33%的美國成年人對馬斯克有好感,這一比例低于去年12月的41%。而在雅虎新聞發布的調查中,三分之二(67%)的美國人表示不會考慮購買或租賃特斯拉,其中56%的人直言,馬斯克是“主要原因”或“部分原因”。
特朗普雖公開表示“希望盡可能留住馬斯克”,但也承認“他終將回歸公司”。馬斯克則暗示“美國若改革失敗將沉沒”,并透露已立好遺囑應對死亡威脅。根據聯邦法律,馬斯克這一職位任期被嚴格限制在130天內,且不能領取薪酬。馬斯克上任后,將特斯拉的“996”風格帶入華盛頓,宣稱“每周七天、每天節省40億美元”,目標是5月底前完成削減1萬億美元支出的“大部分工作”。
從現有結果來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不僅未能重振制造業,反而加速了美國科技企業的衰落。而在這場風暴中,馬斯克與特朗普的聯盟也走向破裂,兩人的分歧不僅是政策之爭,更是美國科技產業路線的縮影——是繼續依賴全球化,還是走向封閉式發展?這場博弈的結局尚未可知,但美國的科技領先地位已岌岌可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非但未能“讓美國再次偉大”,反而加速了其衰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