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低空經濟已經成為智能制造浪潮中的主力軍。不少企業都憑借著“多元化設計+場景化創新”雙輪驅動,在低空經濟的萬億賽道上闖出新路徑。在武義,企業憑借著硬核科技將無人機應用到電力安全、應急救援等領域,填補了復雜場景下的無人機作業空白。
上午,在武義經濟開發區,一架銀灰色無人機正以精準姿態穿梭于高壓線網之間,該無人機搭載高精度熱成像儀,可實時捕捉設備溫度異常,精準識別導線斷裂、絕緣子破損等隱患,效率較人工提升5倍以上。另一邊,搭載著重物的新型拋投救援無人機正在飛手的操控下緩緩起飛,這是浙江興巖電氣設備有限公司今年新研發的長續航、強載重的多功能行業應用無人機,相較于普通拋投無人機,該無人機可實現100KG的載重,并能夠在復雜地勢下長時間飛行,可應用于電力架線、應急救援等多個場景。
浙江興巖電氣設備有限公司產品工程師傅兵康說:“我們巡檢無人機最大的特點是可見光、紅外、激光雷達等多模塊之間的快速更換,跟后臺的AI算法進行互聯,通過AI算法進行無人機的輔助飛行跟后臺的數據處理。”
作為國家電網領域的深耕者與低空經濟產業化的先行者,以往該企業主要致力于電網建設與維護。為拓寬無人機應用場景,今年該企業獨創“模塊化快拆設計理念”,將傳統無人機進行模塊化拆分,使用者可根據實際使用需求在短時間內快速更換電力金具、熱成像儀等功能部件的更換,使單機作業場景從電網架設擴展到森林防火、應急通訊等領域。傅兵康說:“我們的無人機包括電力架線、應急救援、拋投跟夜間照明搶修等系列產品。”
目前,公司陸續推出了系留多媒體無人機、大載重無人機、系留高空照明無人機等產品,通過搭載AI視覺識別、北斗高精度定位以及5G通信技術,突破傳統無人機載重與精度限制,可在復雜地形和嚴苛環境中完成架線巡檢、施工救援等任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