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楊浦曾是“中國近代工業發源地”之一,工業產值占到了全市的五分之一。到了2024年,楊浦再次創造了全市的“五分之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全年營收超過3000億元,總量約占全市的五分之一。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背后,是楊浦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全方位布局與持續投入,數字經濟正成為楊浦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源。
出行,楊浦大橋裝上“數字大腦”,全橋布設超千個結構安全數據感知點,監測環境安全;購物,上海國際時尚中心開辟“元宇宙秀場”,歷史影像實時可觀可感,商業綜合體實時分析“人流熱力圖”;養老,全區服務信息在手機端一鍵獲取,直通民政部門服務后臺……
昔日的“工業楊浦”向“數字楊浦”加速蝶變轉型,而這棵數字之“樹”,正在向下根植民生沃土,為楊浦百姓生活注入源源不竭的新動能。
虛實融合構筑“量子城市”
——數字技術助力智慧管理
數字力量下,復興島正在“復興”。
2024年12月,“上海量子城市時空創新基地”在這座城央小島上開啟,著力打造成為一座“數字島”“設計島”“人民島”。上海量子城市時空創新重點實驗室揭幕,“復興智塔”孵化巢臺、上海數字智能孵化基地、上海設計藝術創作基地等一批市級重點項目都在復興島落地。
根據建設方案,上海將創新集成運用各類新型數字化技術,建設虛實相生、線上線下聯動、萬物互聯感應的時空數字孿生系統,到2027年,全面提升城市時空智能治理能力,支撐千行百業垂類應用需求,形成人工智能時空領域若干產業集群。而復興島,就是這一規劃的前沿陣地。
就此,數字技術在楊浦城市空間規劃上點下精彩一筆。此外,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工程推進、城市智慧化管理等方面,技術創新都為之提供了強大支持。
串聯城市東西的北橫通道,隧道設計實現數字孿生,全過程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三維建模,實現動態漫游、管線搬遷動態模擬、安全評估、三維VR可視化、進度質量控制等功能。首次綜合運用交通全息感知和智慧防災、結構健康監測等功能模塊,實現高效管理。
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工程,也是楊浦區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一環。自2020年以來,區城運中心持續統籌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應用場景建設,一批獨具楊浦特色的應用場景落地。
再看居民、企業關注的“一網通辦”,現已基本形成政務服務大廳、“一網通辦”門戶網站、“隨申辦·市民云”“隨申辦·企業云”多渠道融合的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服務體系,實際辦件網辦率超98.5%,累計上線49個“一件事”服務、51項政策服務“免申即享”。移動端累計上線255項惠企便民服務,年度訪問量達9235.7萬人次。
一“數”推動城區高效運行,數字經濟的巨輪正在楊浦揚帆起航。
多領域爆發“場景革命”
——數字賦能民生百態
2023年12月,美團無人機在上海市區的首條無人機配送航線在五角場合生匯至凱德·國正中心開航。“無人機送外賣”這一新鮮事進入楊浦大眾視野。
不過一年多的時間里,低空經濟持續在楊浦擴張應用場景——楊浦濱江岸邊,千架無人機帶來“浪漫濱江”主題表演;新江灣城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放飛“空中城管”,實現無人機巡林、巡河……
從“飛起來”,到“用起來”。楊浦科教資源豐沛,民生場景多元,為數字經濟企業的應用落地提供了一片天然土壤。近兩年,乘著低空經濟熱潮初起的東風,楊浦全力助推區域企業投身無人機等科技研發和應用,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創新高地和商業應用高地。
2024年10月,楊浦區印發《楊浦區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支持開設低空航線服務,支持應急救援、醫療物資配送、違建巡查、公安巡邏、城市消防、國土測繪、環境保護等多場景應用。一個月后,楊浦、金山兩區簽署合作協議,聯合發布無人機應急救援、跨海島物流運輸、環保空氣質量檢測等新一批低空經濟應用場景。
從一樁小小的“無人機送外賣”中,足以管窺數字科技在楊浦百姓生活中出現頻率之高。而數字賦能民生,遠遠不止“外賣”二字。一場場“場景革命”正在以重新定義、創造數字應用場景的方式,重塑人們的生活樣態。
在這里,養老生活可以在指尖一鍵“升級”。2023年,楊浦區推出“養老E顧問”一站式為老服務平臺,入駐“隨申辦”APP的楊浦區旗艦店專欄。點擊進入,養老需求一鍵申請、養老設施一網覆蓋、養老活動一點可見、養老政策一目了然、養老服務一站獲取。
社區食堂里,部分已啟用AI智能稱重設備。“幾塊肉、幾只蝦、幾口菜”,放在托盤里就能識別菜品種類、單價,再稱重以便按量結算,滿足“小胃口”市民的需求。
小區扔垃圾也講“智慧化”。定海路街道的中軒麗苑小區內,“步入式垃圾廂房”內外配備AI智能監控,連接街道城運中心“一網統管”平臺。遇到垃圾錯誤投放,第一時間語音提醒,提升小區垃圾落地治理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不止如此,教育、醫療、就業……數字經濟的成就正在為民生改善提供強大動力。這些遍布在市民生活中的點滴細流,匯聚成了楊浦民生的“智慧”藍海。深入多元領域,深挖多方潛能,人工智能助力高質量發展,數字化開啟民生幸福“加速度”。
就這樣,一幅幅“高大上”的創新藍圖,從楊浦落筆,不斷轉化為成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景圖。數“字”技術,落地數“質”生活。
文字丨湯順佳
編輯丨吳百欣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