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兌現承諾,圖們江上的新大橋開始動工,眼下俄烏停火已成大趨勢,俄羅斯剛宣布收回庫爾斯克,承認朝鮮對前線的支援,便宣布動工建設圖們江大橋,究竟有何目的?這座大橋對我國又將產生什么影響?
俄朝圖們江新橋開建
據央視新聞報道,4月30日,俄朝圖們江公路橋在朝鮮邊境城市羅先和俄羅斯邊境城市哈桑同時舉行開工典禮,預示著這座談了多年的俄朝新跨江大橋終于進入建設階段。
圖們江是發源于我國長白山主峰東坡的東北亞重要水系,在穿越吉林后作為中朝界河一路向東延伸,在進入日本海之前15公里河段,屬于俄朝邊界,這 15公里也是俄朝唯一邊界線,一頭連著我國吉林琿春市敬信鎮的防川村,另一頭連著日本海。
早在1951年蘇聯時期,俄朝便聯合建設了一座跨江大橋,被叫做俄朝友誼大橋,大橋屬于長530米的雙軌鋼架鐵路橋,朝鮮戰爭時期,為蘇聯向朝鮮運送軍事物資提供了便利,后戰爭結束,這座大橋逐漸轉為民用,并且與俄羅斯在遠東的關鍵港口海參崴相連通,可直達朝鮮羅津港,形成陸海聯運的跨境合作模式,不過,由于缺乏維護,設施老化,這座大橋已經基本失去運輸作用,于是俄朝決定新建一座大橋,新橋位于舊橋上游20米處。這座新橋被視為是俄朝“戰略走廊”的關鍵組成部分,或者說如果沒有俄烏沖突、美國的加征關稅政策等一系列事件,或許這座大橋進展不會這么快。
對于俄羅斯來說,在美西方的一系列制裁下,俄羅斯面臨的海運和地緣限制,在沖突結束后,也不會徹底消除,在此情況下,重拾亞洲市場,東轉戰略早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而朝鮮,作為俄羅斯在亞洲的重要盟友,兩國加強戰略聯系,更有助于俄羅斯在東北亞地區制衡日韓背后的美國。一旦建成俄朝公路橋,俄羅斯遠東的能源礦產便能高效抵達朝鮮羅津港,從而轉運至東南亞市場,包括俄羅斯的武器裝備也能繞開海運,直接運往朝鮮。借此,俄羅斯可平衡在東北亞的權利格局,加強遠東存在感。
而對于朝鮮來說,在俄烏戰場上,已經結束了對俄支援,接下來就是俄羅斯需要兌現承諾的時候了。大橋一旦建成,朝鮮便能源源不斷獲取糧食,只要解決了糧食危機,朝鮮便沒有后顧之憂。同時,被制裁多年的朝鮮,也能借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提升話語權,通過參與中俄朝跨境合作,積極融入區域經濟體系。
俄朝修建這座跨圖們江公路橋,是為了朝鮮經濟,為了俄朝的貿易和軍事聯系,但我國在其中也同樣能夠受益。
圖們江大橋對我國意義有多大
圖們江出海口是我國距離日本海最近的地方,多年來,我國東北出海一直面臨著一定困局,尤其是吉林和黑龍江的貨物,需要繞遠先陸路后從遼寧大連等港口海運,海參崴向我國開放后,作為內貿中轉口岸多了一個出海口,但對于我國來說,還遠遠不夠,如果圖們江出海口能夠利用起來,我國吉林便能真正實現通江達海,琿春也能借此發展成為東北亞的一座關鍵貿易中轉站,但問題在于圖們江上的俄朝舊橋,橋底凈空高度只有9米,只能允許300噸級以下的小船通行,并且這座橋僅留有3個通航孔,即便是小船,也只能排隊通行。這樣的狀態,又談何貨運出海?
但現在俄朝修建的新橋,如果橋高能夠達到20米,便能滿足我國大型貨船出海,如此一來,要比走海參崴節省至少600公里路程,節約30%的運輸成本。同時,這一出海口還可與北極航道形成協同效應,提高中國貨物出口效率。
在地緣上,則可平衡中俄朝三角關系,俄朝加強軍事技術合作背景下,可間接減輕我國在半島的戰略壓力,并在東北亞對沖美國影響力。
當然光修新橋還不行,關鍵在于舊橋還要拆除。只有真正將圖們江出海口應用起來,才能恰到好處的融入一帶一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不過,這也預示著,接下來,圖們江所在的東北亞很可能成為大國博弈的新焦點,由此也反映出地緣格局和國際關系的復雜性和多變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