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博古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但鮮為人知的是他還有個經商的弟弟——秦邦禮。這人可不簡單,憑兩根金條發了家,所創立的華潤已成為世界500強企業。
商人與革命
1927年無錫秋收起義失敗,秦邦禮逃亡上海,開啟了自己在街頭巷尾摸爬滾打的日子。為了生計,也為了更好地隱藏身份,秦邦禮做起了生意——雜貨小鋪、米糧店……在各行各業摸爬滾打。
1931年,上海地下組織因中共特科負責人顧順章的叛變而幾近癱瘓。以商人身份活躍在上海的秦邦禮經兄長博古推薦成了重建上海地下組織的重要一環。
秦邦禮收到了中央送來的兩根金條和一句話——“這是黨的經費,也是革命的種子?!鼻匕疃Y是如何利用這兩根寶貴的金條的呢?開米店。這家米鋪不一般,白天賣米,晚上則是地下黨的聯絡站。秦邦禮是個膽識過人的。
一次國民黨特務突襲搜查,秦邦禮不僅掩護同志們全部撤退,還朝特務們賣出了一袋米——“下次再來,米價更便宜!”在秦邦禮的掩護下,劉少奇、林伯渠等大批干部順利轉移。
1938年,日軍勢力范圍逐漸向華南蔓延,秦邦禮化名“楊琳”向香港轉移。他的公開身份依舊是商人,開起了一家名為“聯和行”的雜貨鋪。這家雜貨鋪賣的不僅有南北雜貨,還有軍需、藥物,當然后者是暗中賣的。在秦邦禮的打點下,許多重要物資穿越了日軍防線,送到了我軍手中。
1941年香港淪陷,秦邦禮為了安全轉移電臺設備,弄來了一車發霉的咸魚蓋在設備上,混跡在逃難的人群中。三年后,秦邦禮重返香港。這次他又做了件大事,秘密策劃了“文化人大營救”,包括茅盾、鄒韜奮等人在內的800余名文化名流安全轉移至內陸。
有了這一趟的經驗,1948年秦邦禮又完美完成了350名民主人士的轉移。當年船隊抵達大連港時,周恩來望著魚貫而下的李濟深、沈鈞儒等人,感慨道:“楊琳同志(秦邦禮化名)的商船,抵得上十萬雄兵?!?/p>
紅色華潤
那么“華潤公司”是什么時候誕生的呢?是在1948年?!叭A”代表中華,“潤”取自毛澤東的字“潤之”。新中國成立后,“經商”成了秦邦禮的主線任務,華潤成為外貿窗口,代理全國30%進出口貿易。
1952年,華潤移交外貿部管理,公司繼續承擔國家戰略任務,“一五計劃”期間引進的工業設備中就有許多由華潤經手。改革開放后,華潤轉型為多元化集團,涉足日用、健康、能源等多個領域。到今天,那個曾經只有一個小小鋪面的“聯合行”已然名列世界500強。
秦邦禮一生以化名“楊琳”示人,直至去世未公開真實身份。到上世紀80年代,人們才在華潤檔案館泛黃的賬本里發現端倪。秦邦禮堅持“國家需要什么,華潤就經營什么”,將公司利潤悉數上繳中央。1968年臨終前,他叮囑子女:“華潤姓‘黨’?!?/p>
秦邦禮當年接過的兩根金條如今已成長為萬億央企,他不僅將革命的火種保留,還讓這把火掀起了燎原之勢。
參考文獻:
[1]秉澤.秦邦禮:紅色華潤的創始人[J].保密工作,2021(04):69-72. DOI:10.19407/j.cnki.cn11-2785/d.2021.04.0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