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那些涉足房地產行業的老板們,幾乎都過上了讓人羨慕的生活,賺得盆滿缽滿,搖身一變成為身價百億甚至千億的大人物。不過凡事總有例外。
河南有一家房企,曾經被稱為“地產大佬”,在全河南范圍內幾乎到處都有它的項目,那時的它風光無限。可誰能想到,如今它卻深陷困境,負債超過千億元,還被曝出計劃裁員六七千人。這家公司究竟是怎么走到這一步的?還有沒有可能東山再起呢?
本文所有內容均基于可靠信息來源整理而成,并在文中注明。
昔日輝煌,今日落寞
從默默無聞到稱霸中原,在河南房地產市場的版圖上,建業集團無疑是最耀眼的存在。盡管如今它已跌下神壇,但不可否認的是,它曾經的輝煌無人能及。
作為河南本土房企的領頭羊,建業成立于1992年。當時胡葆森剛從香港回到內地,帶著在外企積累的經驗和對市場敏銳的洞察力,毅然投身于尚未開發的房地產領域。
在那個年代,房地產行業并不像今天這樣熱門,人們對買房的概念還很模糊。然而胡葆森堅信,房子不僅僅是遮風擋雨的地方,更是提升百姓生活質量的關鍵所在。事實證明,他的堅持是正確的。
當時有很多開發商都將目光投向了一線城市,而胡葆森卻選擇了與眾不同的道路——專注于河南本地市場,特別是三四線城市。這種看似冒險的戰略,后來卻被證明是一步妙棋。
回顧起來,胡葆森采取的是一種“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雖然大城市的消費能力和市場潛力顯而易見,但從長遠來看,他選擇的道路更為明智。
2019年是建業的巔峰時刻。這一年,它不僅實現了河南省內122個縣及縣級以上城市的全覆蓋,還突破了年銷售額千億大關,成為全國唯一一家在單一省份銷售破千億的房企。此時的建業就像學校里的尖子生,誰見到都要夸贊幾句。
不僅如此,當時的建業還涉足多元化發展,在房地產之外,商業、文旅和農業等多個領域也有所建樹。“只有河南·戲劇幻城”這一項目更是將文化和地產完美結合,一度成為當地文旅的新地標。
建業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離不開創始人胡葆森的戰略眼光。再次審視當初的“農村包圍城市”策略,我們不得不佩服胡葆森的高瞻遠矚。可惜好景不長,建業逐漸走向下坡路。
高峰之后的低谷
做生意哪有不冒風險的?胡葆森創立建業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從小他就表現出不安分的性格。小學時,他就敢帶領一群小伙伴從河南老家跑到天安門游玩。正是這種不安分的性格,讓他后來成為了國有外貿公司的總經理。
如果他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很可能就會成為一家大型國企的掌門人。然而,他并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1992年,他毅然辭掉公職,離開香港返回河南鄭州,開始琢磨房地產生意。
當時他選擇在鄭州起步,扎根河南,其實很多人并不看好他。畢竟其他人都涌向了一線大城市,而他卻選擇了相對落后的鄭州。但胡葆森有自己的想法:鄭州市場雖然落后,但競爭對手少,創業成功的幾率更大;而且他剛從香港回來,學到了一身本領,在鄭州豈不是如魚得水?
于是,他押上自己的全部積蓄,拉攏當地銀行,創建了河南首家中外合資房地產企業——建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他想打造當地質量最好、價格最高的小區,按照他的設想,建業應該“起步即起飛”。然而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當地人并不接受這種又遠又貴的房子,這讓胡葆森遭受了沉重打擊。不過,憑借之前的工作經驗,他迅速調整策略,通過廣告宣傳和優惠活動等方式,終于讓公司渡過了難關。
這次經歷讓胡葆森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口吃不成胖子,必須穩扎穩打。經過二三十年的穩步發展,建業從小小的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而胡葆森也成為了身價超百億的富豪。
無論是建業集團還是胡葆森本人,只要提起其中一個,人們腦海中都會浮現出“河南地產一哥”、“中原地產王”這樣的稱號,風光無限。
然而商場如戰場,誰都沒想到,建業會在短短幾年內多次陷入債務危機,甚至還面臨大規模裁員的困境。
突如其來的挑戰
2019年,建業剛剛突破千億銷售額,還沒來得及慶祝,胡葆森就遭遇了重大打擊。4月15日,財政部發布通知,棚改紅利消失,建業的增長勢頭戛然而止。到了2020年,建業的營銷額與十年前相比僅增長了1.5%。
與此同時,一系列政策出臺以及相關輿論的影響,導致房地產行業發生巨大變化,人們的購房能力迅速下降,整個行業進入了寒冬期,建業自然也不例外。到了2021年,建業的銷售規模下降了約四成。
而這僅僅是個開始。盡管胡葆森很快意識到了風險并試圖改變,但接踵而至的危機讓他力不從心。隨后由于洪水和疫情的影響,建業多個房地產項目被迫暫停營業,累計損失達四五十億元。
截至2021年6月底,建業的負債總額已超過1400億元。胡葆森并沒有放棄,一直在努力自救,但收效甚微。到了2023年,由于無法支付工資及其他因素的影響,預計裁員人數將達到7000人左右,公司持續虧損。
如今的胡葆森已經70歲了。他認為借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只要企業不倒,他就會堅持還債。回顧過去幾十年的努力,走到今天的地步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2018年之前,胡葆森一直保持謹慎態度,可能是遲遲未能取得顯著成績讓他感到焦慮。從2018年開始,他帶著房地產行業一路狂奔,最后階段顯得過于沖動。這就像是跑3000米長跑,一開始保持勻速,保存實力,最后1000米加速沖刺即可。但胡葆森卻在跑了一半時就開始沖刺,雖然成功超越了所有人,但在最后100米時體力耗盡,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一個個超過他,最終倒在距離終點僅1米的地方,再也無力站起來。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