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舊藏《宋拓懷素草書圣母帖》墨拓 絹本,無年款。29.4 x 250.8 cm,弗利爾美術館藏(王方宇私人藏)
鈐印三方:蒍艾、可得神仙、(屐形)八大山人。這一手卷,是把八大所藏《圣母帖》原拓和八大山人手書圣母帖釋文裱在一起。《圣母帖》拓本上有八大山人印三方,可證是八大山人的收藏。
《圣母帖》系唐代狂草僧人懷素為東陵圣母所寫。
《圣母帖》寫于唐貞元九年(793),一般認為是懷素晚年自家鄉湖南出游途經江都宜陵鎮(古稱東陵)時所作。內容記述的是晉代杜、康二仙女躡靈升天,福佑江淮百姓的故事。
釋文:圣母心俞至言世疾冰釋,遂奉上清之教,
《圣母帖》與懷素其他諸帖相比,是較為規范的一種草書。例如懷素的草書代表作《自敘帖》,是以迅疾的連筆,轉折縈帶,急轉取勢,縱橫回旋,雷驚電繞而自立筆法。而《圣母帖》,點畫簡約凝煉,較少牽絲連綿。從書寫的年代上看,《圣母帖》為懷素晚年的通會之作,絢爛之極,復歸平淡,沉著頓挫,盡脫火氣,筆法圓融,應規入矩。
釋文:旋登列圣之位。仙階崇者靈感遠,豐功邁者神應速。乃有真人劉君,擁節乘麟,降于庭內。劉君名綱,貴真也。以
釋文:圣母道應寶錄,才合上仙,授之秘符,餌以珍藥,遂神儀爽變,膚骼纖妍,脫異俗流,鄙遠塵愛。杜氏初
兩相對照,應該說《自敘帖》是感性的,是以情而得真趣,通篇猶如奔騰而下的長河,一瀉千里,使人覺得這是懷素對個人身世、遭遇直率而又激越的宣泄;而《圣母帖》,應該說是理性的,是以心而立法度,通篇猶如一瓣心香,默默地、虔誠地表達著懷素對神的一種肅穆與尊崇。
明人王世賢在評《圣母帖》時說:“素師諸帖,皆遒瘦而露骨,此書獨勻穩清熟。”
清人梁巘在《承晉齋集聞錄》中曾比較全面地說明這一點:“懷素《圣母帖》圓渾古茂,多帶章草,是其晚年筆,較《自敘》更佳,蓋《自敘》猶極力縱橫,而此則渾古自然矣。懷素《圣母》乃其諸帖中之最佳者。”
釋文:怒,責我婦禮,圣母?然,不經聽慮。久之生訟,至于幽圄,拘同?里,倏忽霓裳仙駕降空,卿云(上缺似云字)臨戶,顧召二女,踐
釋文:虛同升。旭日初照,聳身直上,旌幢彩煥,輝耀莫倫,異樂殊香,沒空方息康帝以為中興之瑞,詔於其所置
釋文:仙宮觀,慶殊祥也。因號曰東陵。圣母家于廣陵,仙于東土,日東陵焉。二女從升,曰圣母焉。邃宇既崇,真儀
釋文:麗設。遠近歸赴,傾幣江淮,水旱札瘥,無不禱請,神貺昭答,人用太康。奸盜之徒,或未?人(似是引字)咎,則有鳥禽
釋文:翔其廬上,靈徵既降,罪必斯獲。閭井之間,無隱慝焉。自晉暨隨,年將三百,都鄙精奉,車徒奔屬。及煬帝東遷,
釋文:運終多忌,苛禁道侶,元元九圣丕承,慕揚至道,真宮秘府,罔不擇建。況靈縱可訊,道化在人。雖蕪翳荒頹,而
釋文:奠禱云集,棟宇未復,耆艾銜悲。誰其興之?粵因碩德。從叔父淮南節度觀察使禮部尚書(下空)、監軍使太原郭公,道冠
釋文:方隅,勛崇南服,淮沂既蒸,識□作而不朽,存乎頌聲。
貞元九年歲在癸酉五月。
題名:同登大和四年十月十二日,鄉貢進士柳槃,試大理評事柳乘,左拾遺裴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