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微風輕拂。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程河鎮曹河村,綠樹成蔭、花團錦簇,一幅“村在景中、人在畫中”的和美畫卷徐徐展開。
近年來,湖北襄州以鄉村家庭積分制管理為支點,創新基層治理模式,用“小積分”激活鄉村文明“大能量”,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群眾參與、共建共享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小積分”激發治理“大效能”
“以前,村民們愛丟垃圾,道路兩旁垃圾成堆,河面漂浮著各種雜物,房前屋后亂堆亂放。”曹河村黨支部書記曹華成介紹說,那時,制定的村規沒人遵守,干部上門勸導時,個別村民還會發脾氣。“無論是環境還是經濟,我們跟其他村的差距都越來越大。”
為改變這一現狀,2019年,曹河村引入積分制管理,制定積分管理評價細則,將環境衛生納入重要積分項目。村民們主動清掃自家房前屋后垃圾,積極參與村莊公共區域的垃圾清理、河道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均可以獲得相應積分。
“講一堆大道理,不如送一袋大米。”為激發村民參與精神文明建設、人居環境提升等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村里設立“積分超市”,村民可使用積分兌換日常生活用品。
沒想到,小小的積分制帶來了巨大能量。村民們開始打掃房前屋后,改變生活中的不文明行為,養成了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積分激勵模式還充分調動了村民參與共治的積極性,越來越多的村民利用閑暇時間,參加村里環境衛生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
如今,走進曹河村,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柏油馬路,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河道清澈見底,庭院里農具擺放整齊,花壇里種滿鮮花和綠植,村莊“顏值”大幅提升,村民們的生活品質節節攀升,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小積分”凝聚文明“大共識”
“曹河村是‘禁鞭村’,村里已經連續五年沒人放鞭炮了。”曹華成自豪地說。
以前的曹河村,家家戶戶“講排場”“愛面子”,紅白事大操大辦,尤其喜歡放鞭炮。六年前,曹河村六組一位村民去世,四個兒子每人買了五六千元的鞭炮,搞得村里到處都是鞭炮紙。
大操大辦紅白事嚴重阻礙了村經濟發展,滋生了不良社會風氣。村干部們紛紛表態,一定要把這股“歪風邪氣”剎下去。村里成立紅白理事會,在村里最顯眼的位置張貼紅白事辦理流程及標準。村干部挨家挨戶上門宣傳移風易俗,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文明新風。
曹河村還將遵守村規民約、紅白事簡辦、禁鞭納入加分項目,將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薄養厚葬、放鞭炮等納入扣分項目。曹河村推行全村禁鞭,村民集體在禁鞭行動承諾書上簽字、摁手印,摒棄紅白事燃放煙花爆竹的習慣。村集體還拿出專項獎勵資金,對嚴格遵守約定的村民進行獎勵。
對于遵守禁鞭行動和紅白理事會規章制度的村民,村里會公開表揚,不僅給予現金獎勵,還發放大量積分。
通過一系列舉措,村里大操大辦的風氣迅速轉變,形成了文明節儉新風尚。村里紅白事費用大幅減少,攀比之風得到了有效遏制,村民們將省下來的錢用在孝老愛親、干事創業上。
“小積分”賦能鄉村“大振興”
為使“積分制”長期有效地堅持下去,曹河村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征求群眾意見,制定積分評定細則,建立農戶家庭積分制臺賬。
村里將人居環境整治作為積分制的一個重要指標,包括房前屋后清掃、門前農機具擺放、雜物堆放、房前垃圾桶清潔等,分別制定詳細的加分、扣分標準。此外,將鄰里之間互幫互助、孝順公婆等道德層面的管理納入積分制,引導村民向上向善。
每年年底,曹河村按小組將各家各戶的得分情況進行匯總,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根據排名情況進行公開表揚。據了解,2024年,曹河村積分制注冊農戶已達700余戶,全年積分達80000余分,兌換日常生活用品2000余份。
從“臟亂差”到“凈齊美”,從“等靠要”到“比趕超”,曹河村以“小積分”撬動鄉村治理“大變革”,讓文明鄉風成為鄉村振興最亮麗的底色,為基層治理提供了可復制的“襄州樣本”。(周陽、郭華英、白菲斐、劉安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