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涉外領域法治體系建設研究》開題會暨首屆中南大涉外法治論壇在武漢舉行,學界與實務界專家齊聚,共探涉外法治發展之路。
中南大黨委書記侯振發表示,涉外法治體系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的關鍵部分,此次論壇與開題會結合,既響應國家戰略,又為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提供契機,期望課題組構建融通中外的國際法體系,產出高水平成果。教育部高校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主任王楠強調,該研究是強國建設、維護國家利益的戰略需求,應堅持思想引領、問題導向與成果應用,提升我國國際規則話語權。
武漢仲裁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書記羅平透露,武漢仲裁委與中南大合作成果豐碩,未來雙方將成立中國武漢涉外仲裁學院,簽署人才培養協議,打造數字賦能示范基地,建立行業標準,形成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 “武漢模式”。
中南大國際法學院院長徐偉功和武漢仲裁委員會涉外仲裁學院執行院長蘇勤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書
項目開題環節,首席專家、中南大副校長劉仁山全面闡述總課題規劃。多所高校專家匯報子課題情況,各單位專家提出優化建議,武漢大學黃進教授主持并總結,鼓勵創新研究。論壇期間,中南大國際法學院與武漢仲裁委員會涉外仲裁學院簽署人才培養戰略合作協議。黃進、王貴國兩位資深教授作主旨報告,分享前沿見解。
在涉外領域法治體系建設圓桌研討會上,與會者圍繞涉外法治理論、立法、執法司法等議題深入探討,為體系建設提供思路。本次活動由中南大相關單位承辦,多方協辦,為涉外法治事業凝聚智慧,意義深遠。
(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周荔華 劉坤/ 卓張鵬 攝影 崔楨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