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張嬙 通訊員 王蒙蒙
在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李滄巴士第一分公司場站里,一臺由廢舊零部件組裝而成的門泵實驗臺正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個由“三原色”維修班自主研發的創新裝置,不僅解決了公交車門泵維修檢測的難題,更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利器”。
組裝門泵實驗臺
在日常公交車保養維修工作中,門泵檢查是重中之重。作為控制公交車前后車門開關的核心部件,門泵因車輛頻繁停靠站點、反復使用,故障發生率較高。維修人員不僅要仔細檢查門泵外觀有無損壞、變形,連接部位是否松動,氣管或電線是否磨損、破裂,還要定期清潔各部件,對活動部件進行潤滑。
近期,“三原色”維修班成員發現門泵維修存在突出問題。“以往維修后必須上車安裝進行測試,一旦發現漏氣等問題,又得拆下返修。”維修班班組長董玉強說。
面對這一難題,維修班成員們決定自主研發門泵實驗臺,讓維修后的門泵不用上車就能“驗貨”。他們從廢舊倉庫“淘寶”,利用廢舊零件的金屬框架焊接實驗臺外殼,整合閑置的氣管、電磁閥等零部件,經過數十次調試,終于打造出可模擬上車后真實狀況的門泵實驗臺。
據悉,該實驗臺的工作原理頗具巧思:通過空壓機提供壓縮空氣,通過精密調壓器讓壓縮空氣穩定在8MPa的工作壓力,再經由電磁閥控制氣流方向,以此模擬車輛運行時門泵的伸縮動作。維修人員只需將待測門泵接入系統,按下按鈕即可觀察其伸縮狀態,通過氣壓表讀數快速判斷門泵密封性能。
門泵實驗臺投入使用后,成效立竿見影。班組長董玉強算了一筆賬:過去檢測一個門泵需要兩人配合20分鐘,現在單人10分鐘就能完成,返工率則從原來的40%降至不足5%。僅門泵維修這一項,每個月就能為分公司節約800元左右的維修成本。
自成立以來,“三原色”維修班的創新腳步從未停歇。成立于2023年的“三原色”維修班,通過維修起動機、發電機、SS2電磁閥等部件,已為企業節約成本近10萬元。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