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街邊超市到處都是賣西瓜的。
但我吃了幾次,發現一個問題,現在的西瓜看起來又紅又美味,吃起來也甜甜的,但是就是缺了西瓜的味道。
不僅僅是西瓜,在我熟悉的水果中,蘋果這個問題,桃子也是這個問題。
我家雖然在西北,但是我們縣城也是水果之鄉,這幾種常見的水果,吃起來跟我記憶中的味道完全不一樣。
我一度認為是自己老了,大腦對過去的記憶有所修改,夸大了美好的一面。
但問題是,我吃西紅柿也有這個問題,這個不僅僅是味道的問題,小時候生吃西紅柿,為了好吃,會咬開后撒一點白糖。
咬一口之后,白糖撒上去,很多都會在西紅柿里面的汁液里,一口吸下去,酸甜可口。
現在買來的西紅柿炒雞蛋,即便一次性放上兩三個炒雞蛋,里面還要加水,一點汁都沒有。
直到最近一段時間,我在超市碰到了一種叫做加力果的蘋果,這個蘋果就很不一樣,走到跟前,就能聞到一股濃郁的香味。
一看價格,一斤12塊錢,由于聞起來實在太香了,完全是我記憶中蘋果的味道,所以我咬了咬牙,買了兩個。
小時候在蘋果成熟的時候,走到蘋果樹旁邊,全都是蘋果的香味,絕對不是甜味,是專屬于蘋果這種水果的氣味。
買回來吃了一個,酸甜可口,跟自己記憶中的味道完全一樣。
平時偶爾在超市會買品種是水晶富士的蘋果,蘋果的品種我可太熟悉了,幼兒園的時候家里種秦冠,姨媽家種黃元帥,后來富士出來了,家家戶戶種紅富士。
超市里的富士蘋果又大又紅,家里的蘋果極少能長這么大,只有向陽的一面會這么紅。
這種富士吃起來也很甜,但就是沒有蘋果的味道。
后來我仔細想了一下,好像桃也是如此,水蜜桃也挺甜的,但是沒有桃子的味道,粑粑柑也很甜,但是也沒有桔子的味道。
這些沒有水果味道的水果,沒有蔬菜味道的蔬菜,到底是怎么產生的?
這個世界最終是由消費者驅動的,正是因為有人要買到自己能夠負擔的水果,水果商才會從農民手中購買這種水果,農民只會去想辦法盡可能提高產量,只要有市場,誰會在乎品質呢?
其實想要吃到像樣的水果不難,我去盒馬買了好多次水果,只要價格到位,不難買到有味道的水果,我也在我樓下小超市買了好多次水果,因為高價位水果沒有市場,即便是昂貴的藍莓,也會有發霉的情況。
消費者想買便宜的水果,商家們就研究各種產量更高的技術,提高水果的產量,降低水果的價格,廉價水果畢竟要用土地來種,好吃的水果自然就變得更貴。
變得更貴,消費者更買不起。
所以最后的結果就是,很多人花了錢,想要通過水果補充自己的營養,結果這個水果到底是怎么長大的,誰也說不清。
對于消費者來說,更好的選擇是,同樣的價錢,吃少點,吃好點。
想要吃到好吃的水果,吃到有味道的蔬菜,需要絕大部分人達成共識,才有可能改變這個現狀。
很難想象,一個人吃這些廉價又沒有味道的水果蔬菜,喝那些沒有味道的牛奶,能變得健康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