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蔡司首次在中國展示了其車輛智能玻璃解決方案,該方案已在 2025 上海國際車展期間亮相,官方今日進行了詳細介紹。
憑借全息技術,該方案將擋風玻璃及車輛側窗“變身”為交互式信息娛樂界面,在保證車外視野及光學品質的同時,實現信息娛樂功能的無感化集成。
同時,依托 80 余項核心專利、高精度微納復刻技術及數十年光學與全息領域積淀,蔡司已實現可量產的工業化智能玻璃解決方案。
▲全息圖重建示意圖
生成全息影像的關鍵在于激光的運用,核心步驟是激光束的分割。一束激光射向物體,通過鏡子將物體的所有精確參數傳遞到母版中的光聚合物。與此同時,光聚合物接收激光分束,并與參考光束相結合。完成這一過程后,即使原物體已不在原位,通過為光聚合物提供參考光,便能將物體呈現在我們眼前。這便是全息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
▲母版制作
雖然原理的闡述較為簡潔,但在實際應用中,尤其是將全息技術應用于汽車領域并實現量產,仍面臨著諸多挑戰。
蔡司微光學研發了創新技術,包括將額外信息寫入全息影像圖層的方法,并依托卷對卷工藝、特定硬件及復制專用部件,實現了全息圖母版在標準化流程中的復制,從而具備了規模化量產的能力。
▲大規模復制
蔡司與合作伙伴 Mobis 共同研發的示范案例中,擋風玻璃集成了三塊顯示區域。第一塊是儀表盤,第二塊用于顯示 GPS 導航信息,第三塊則為前排乘客設計。這些顯示內容無縫集成于擋風玻璃,車輛未啟動時,擋風玻璃保持完全透明,不影響視線;啟動引擎后,各類信息清晰呈現。
在視場范圍控制方面,蔡司的技術能夠精準界定不同顯示屏的可視區域。例如,確保駕駛員不會被為副駕駛顯示的娛樂內容分散注意力,同時,也可根據需求將其他顯示內容的視場范圍擴展到相應乘客座位。
在顯示亮度方面,蔡司的技術能夠達到 12000 尼特,足以滿足陽光直射、陰影變化等各種環境下的顯示需求。
此外,在實現這些功能的同時,蔡司大幅縮小了投影裝置所需空間,目前已壓縮至約 1 升左右。相比傳統抬頭顯示器,這一空間占用極小。蔡司甚至可以在儀表盤上集成三個這樣的單元,從而移除座艙內的傳統顯示屏。
除了前擋風玻璃的應用,蔡司的全息技術還有其他亮點。在傳統儀表盤顯示屏的蓋板玻璃上,蔡司可以集成透明攝像頭,用于駕駛員監測系統。這種集成方式無需專門開槽安裝攝像頭,既保證了美觀,又避免了給駕駛員帶來被監視的不適感。IT之家附演示圖如下:
在后排乘客座椅的側窗上,該技術還能為乘客提供娛樂服務,例如播放熱門的 TikTok 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