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房地產經歷了一輪深度調整,尤其是在可供結轉的銷售額下滑顯著背景下,導致2024年房企營收承壓,多數房企營收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根據已公布2024年年報的上市房企公開信息整理出“2024年上市房企營收TOP30”,共有10家房企營收超過了千億,其中萬科以3432億元的營收規模位居榜首,但同比下降超20%。在營收超千億的房企中,僅華潤置地、招商蛇口、綠城中國、建發國際同比實現了正增長。
那么,哪些房企營收規模領先?又有哪些房企營收同比大幅下滑?
“榜首”萬科跌回5年前水平
2024年,中國房地產行業仍處于調整期,房企整體營收情況呈現出收縮趨勢,主要是因為結轉面積下降、房價下行、毛利率降低以及存貨計提減值增加等因素導致整體營收下降。TOP30房企在2024年全年實現營收32228.04億元,均值為1074.26億元,同比下降0.083%。在30家房企中,僅有11家房企營收實現增長。
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報告顯示,過去幾年銷售額增速逐年下滑,可供結轉的銷售額下滑顯著,導致當前房企營收承壓。整體來看,2024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營收增速較上年明顯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頭部房企表現分化明顯,營收下降的占比更大。其中,萬科以3432億元穩居營收榜第一,但同比下降了26.32%,相當于跌回5年前(2019年營收3678.94億元)的水平。保利發展、華潤置地分別以3117億元2788億元位列二、三名,但保利發展營收同比下滑10.16%,華潤置地則增長11%,華潤置地在逆勢中表現更優。
前五名房企營收規模均超2000億,其中僅有華潤置地一家的營收同比實現正增長。2024年華潤置地經常性業務(經營性不動產、輕資產管理業務等)營業收入占比14.9%,利潤貢獻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占比提升至40.7%。據其管理層預計,2025年經常性業務預期利潤貢獻占比將提升到45%以上。不難發現,華潤置地是靠“第二增長曲線”實現突圍。
而在2023年,萬科、碧桂園、綠地控股分列排行榜前三位,其營收分別為4657億、4010億元、3603億元。除了萬科之外,碧桂園、綠地控股的營收額在2024年排名均有所下滑,其分別實現營收2528億元和2409億元,同比降幅分別為36.97%和33.14%。
2024年,盡管行業整體承壓,仍有部分房企實現較高增長,比如中駿集團營收407.7億元,同比上漲94.50%;旭輝控股營收477.9億元,同比增長33.47%。不過,中駿集團和旭輝控股雖然營收增長,但是仍處于虧損,并均在加緊進行境外債務重組。此外,綠城中國2024年營收增長20.7%,但“增收不增利”,股東應占利潤同比下降48.8%。
中國建筑同樣是房企中不能忽視的力量。2024年其在房地產開發與投資方面的營收為3062億元,收入占比為14%,營收同比減少0.8%。中國建筑旗下房企包括中海地產、中建智地、中建信和、中建東孚等。其中中海地產實現營收1852億元,同比下降了8.58%。
融創、金科營收跌幅超50%
還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部分房企受債務問題影響,營收大幅縮水。最為明顯的是,融創中國營收同比下滑52.01%,仍未走出債務陰影。金科股份暴跌56.43%,資金鏈問題持續拖累業績。中梁控股、榮盛發展也分別同比下降40.43%和35.53%。
事實上,房地產行業處于深度調整期,多數民營房企承壓,行業洗牌加速,“強者恒強”趨勢明顯。頭部房企憑借資金和品牌優勢保持增長,財務穩健的房企有望在市場中占據更大份額。而部分高杠桿民營房企存在流動性風險,并且正在艱難去庫存。
整體來看,有央企、國企背景的房企,比如華潤置地、招商蛇口、中海地產表現相對穩健,抗風險能力更強。而民營房企,比如碧桂園、融創中國、金科股份等普遍下滑,融資難、去化慢問題突出。但比營收下滑更嚴重的是虧損面仍在擴大,現金流管理能力將成為存活關鍵,高負債房企仍需謹慎。
在業內人士看來,房地產行業正步入全新的發展階段,規模下降、速度放緩成為周期新特征,穿越低谷也仍是房企面臨的首要課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袁秀麗
編輯 楊娟娟 制圖 師春雷
校對 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