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大學不教潛規(guī)則?
這個話題,說得假了沒意思,可說得太直白了,恐怕有人會受不了。就用近期的兩個‘學閥’事件為例子,淺淺地但真實地跟大伙聊聊。
先說說‘4+4的董小姐’,過程和細節(jié)不再贅述,作為學閥世家、或者說醫(yī)療世家的他們,用十多年時間為孩子做了長遠規(guī)劃,又用‘關系’‘利益’等隱實力,為孩子鋪墊出了一條登堂入室的‘天梯’。
這事其實不只是為我們揭露了‘學閥’的丑惡,更將學術界的一些潛規(guī)則展示了出來。
相信不少人也都感覺到了,近些年高校、高知圈子里,性丑聞事件越來越多,給咱們的感覺是學術圈子也就那樣,再高的文化也擋不住褲襠里的欲望。
溫飽思淫欲嘛,學術圈子那些大佬不差錢,有科研經(jīng)費、企業(yè)合作、專利授權等眾多知識變現(xiàn)方式。
但這只是現(xiàn)象層面的表現(xiàn),至少還有兩層潛在的規(guī)則,隱藏在表象之下。
比如,為啥常見的學術性丑聞,都發(fā)生在教授導師跟學生之間呢?原因很復雜,但說起來卻也好理解。
1999年高校擴招后,本科生數(shù)量20年來激增超10倍,根據(jù)教育部和人力資源保障部的數(shù)據(jù):?2025屆大學畢業(yè)生規(guī)模會達到1222萬。
本科學歷越來越不值錢的同時,在張雪峰及教培機構的宣傳引導下,考研熱出現(xiàn)了,學生們想用更高學歷來提高在就業(yè)市場上的競爭力。
雖然研究生(碩士、博士都是研究生)畢業(yè)有著較為明確的標準,可現(xiàn)實中導師可以通過拖延課題進度、否定研究成果,甚至是博士階段拒絕簽字人為延遲畢業(yè),俗稱‘延畢’。
這種隱性權力,一方面讓一些著急畢業(yè),或者對教授所掌握資源有所窺覷的學生,想盡辦法‘討好’。男生出錢出力,女生犧牲色相;另一方面,手握權力的上位者,在缺乏健全監(jiān)督機制的情況下,自然而然會想著法子用權力去牟些好處,在不差錢的情況下,自然就剩下褲襠里那點事兒了。
這一層是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咱就叫他‘原因層’吧。目前那些舉報出來的丑聞,也讓不少人相信,這類現(xiàn)象在一些頭部以下、中部以上高校都有很大存在的可能,當然頭部未必就不存在。
這算是潛規(guī)則嗎?想要畢業(yè),得付出點什么,讓導師得到點什么,當然算了。
可這也只是表層潛規(guī)則,高層級的潛規(guī)則不但更加隱秘,而且即便你知道了,也無計可施。
董小姐事件中,那些一路為她開綠燈、署名推薦、保駕護航的人,范圍之廣令我們震驚,可許多人都忽略了一個關鍵性問題:那些不差錢,手握權力的大人物,為啥明知道董小姐啥也不是,卻仍要冒著風險為她‘鋪路’呢?
有人不理解‘風險’是什么,這里簡要說明一下。在董小姐這類‘特殊人才’進入系統(tǒng)的過程中,有一種叫做內(nèi)部制約的東西。大概就是,一個人想進入某個系統(tǒng),或者往上升,需要滿足一些條件。比如得到一些獎項、得到領導的表揚,做出過什么突出貢獻之類的經(jīng)歷。
沒有這些東西,就難以服眾,堵不上系統(tǒng)內(nèi)別人的嘴。有點像是孔子說的,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的意思。并且這些‘功勞’還不能藏著掖著,得公示出來,接受大家監(jiān)督,讓人挑毛病,接受別人的質疑。
只有公示過的東西,才能讓大家心服口服,或者說心里不服但嘴上不得不服。因為公示的時候你要是不說話,那人家后面用這些材料晉升,你就無話可說。
而一旦有人提出質疑,并且證明了材料的虛假,那為材料簽名、開綠燈的人,就會受到牽連。正如現(xiàn)在我們質疑那些為董小姐材料‘證明’的大佬一樣,體系內(nèi)一定會有人向他們問責,這就是他們需要承擔的風險。
這種制約,就是制度在設計時是為了保證公平、公正的一種監(jiān)督手段,但因為人為因素的存在,以及大佬‘權威’‘影響力’的存在,在不出問題的情況下,一般不會有人質疑。
大佬們之所以要冒風險為董小姐‘背書’,其中可能包含著利益關聯(lián)和人情關系,比如大佬們跟董小姐父母、爺爺輩有利益上的長期‘關聯(lián)’,或是為大佬子女親朋們做過同樣的‘信用背書’。
這是最深層次的潛規(guī)則,跟大家所說的‘有些東西只能通過血液、遺傳、性傳播’是一個道理。
為什么研究生要幫導師做很多事,女研究生容易被導師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得讓導師認為你是他的‘自己人’,或者至少要讓導師把你當成自己人,這樣他才能放心地為你鋪路,助你成長,為的形成自己的‘門閥體系’。
這樣做的好處是,導師們可以憑借知識,掌握的某些權勢,形成利益集團,進而可以通過控制資源、制定規(guī)則、把控人脈,來不斷穩(wěn)固自己和團體共同的階級地位,避免階級滑落。這是最深層次的潛規(guī)則。
下面,咱再來聊聊另一個‘學閥’的事兒,這事兒涉及的潛規(guī)則,屬于一類人人都理解,也都想做,但卻不是人人具備條件去做。
近日,重慶大學本科女生發(fā)表14篇SCI論文一事,引起人們對‘學術近親繁殖’的質疑。經(jīng)調(diào)查,女生為該校研究生院副院長的女兒,從2016年上初中時起,她父親便在自己署名的部分論文和專利上加上了女兒名字。
在‘考入’父親任職的大學后,父親又利用職務之便,破格安排女兒參與論文和專利研究工作。事件被曝光后,校方認定他這是學術不端行為,給予黨內(nèi)嚴重警告處分,也免去了副院長職務。
這種學術‘近親繁殖’,許多人義憤難平,因為違背了教育公平原則。無數(shù)學子發(fā)奮努力都得不到的成績,‘學閥’們卻可以通過‘遺傳’輕易得到——所謂的天才少女,只不過是教授父親的‘負女前行’。
這就像參加跑步比賽的孩子,多數(shù)孩子都只能靠自己,而有些孩子卻能坐在父親肩膀上,遙遙領先,更有甚者已經(jīng)‘名利雙收’。
不同的是,論文專利署名,具有一定的隱秘性,不容易被大眾發(fā)現(xiàn)罷了。
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可這樣的不公平,有時卻又是能獲得多數(shù)人理解的正常現(xiàn)象。
80后應該對大風車節(jié)目里的‘金龜子’非常熟悉,近日一場直播賣貨,金龜子出現(xiàn)在女兒的直播間,為女兒站臺。直播過程中,有網(wǎng)友說她是在蹭媽媽‘金龜子’的流量,她回復道:
“我媽努力一輩子,不就是為了讓我蹭嗎?我努力一輩子,不就是為了讓我兒子蹭嗎?您多努努力,您的孩子也能蹭您的。咱們要做強大的父母,為孩子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而不是看著別人的媽媽對別人好,說你怎么怎么著,那您沒有看到我其實也很努力。”
她這番話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畢竟咱們?yōu)槿烁改福ぷ髑沂〕詢€用的目的,不就是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為孩子鋪路,讓孩子過的更好嗎。
更有人說深刻認同她的觀點:父母努力創(chuàng)造的名聲和財富,不留給子女,難道給別人嗎?
道理上來說,她這話沒毛病,大家也都懂。可從嘴里說出來,并且是在公眾場景下說出來,味道就變了。
評論區(qū)就有人說,她這是靠吸父母的血來賺錢,一點都不光彩,還說金龜子這也是臉都不要了,也要用殘留的名氣幫女兒博流量,割韭菜。
這些批評的聲音,背后的道理也很簡單。
大家都窮得叮當響的時候,你有肉吃,關起門來隨便怎么吃都行。但你非要把桌子搬到大門口,讓鄰里看著你吃,一邊吃還一邊吧唧嘴,那肯定就有人會指著鼻子罵你缺德。
為啥呢?還是上文說的,笑你無、恨你有;嫌你窮、嫉你富,人性使然。
這類父母‘托舉’子女的現(xiàn)象,算不算潛規(guī)則呢?當然算,因為咱也看到了,這是普遍存在,人們也普遍了解,但是卻又不好放在臺面上宣揚的事。
咱們回到正題,潛規(guī)則這么多,為啥大學不專門開課來教呢。讓大學生學習一些社會潛規(guī)則,不是更利于他們?nèi)谌肷鐣焖倬蜆I(yè)嗎?
當然了,了解潛規(guī)則,能避免走很多彎路,少吃很多虧。但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大學為啥不教,而在于這東西沒法教、不能教,原因有二。
其一:上文說的近期學術圈個別潛規(guī)則造成的亂象,只是冰山一角。像這類潛規(guī)則,在各行各業(yè)、各個階層中普遍存在。更重要的是,每個領域、階層都存在由淺及深的不同程度的無數(shù)種‘潛規(guī)則’,不深入到行業(yè)中去,根本無從了解。
而這些潛規(guī)則,是從業(yè)者的財富,是人家交了很多學費才掌握和擁有的生存之道,沒有過硬的關系,誰會愿意傾囊相授呢。
舉個淺顯的例子:競標的時候,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中,那你肯定不能中。類似的還有,當你進入某個穩(wěn)定體系內(nèi)時,如果你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升上去,那你肯定是升不上去的。
所以,這種種情形,注定了潛規(guī)則這東西沒法交,或者說也沒人愿意地教給別人。
其二,不能教。
因為有些潛規(guī)則,是不符合當代社會價值觀、道德觀的,更有些是游走在法律邊緣,甚至鉆法律、制度空子。
這類規(guī)則之所以存在,之所以稱之為‘潛規(guī)則’,之所以無法消除和避免,根本原因在于人性,人性中貪婪、欲望、利己,是每個人都有特性。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說的就是人性的不可避免。
而制度或法律,只是一種下限的規(guī)定,并且不可能設想到所有情形,對任何現(xiàn)象都進行約束和懲罰。于是各行各業(yè)在生存壓力的競爭之下,總會不斷衍生出形式各異的,以達到形成壁壘、護城河、不成文習慣等用來維持利益的‘隱性規(guī)則’。
如果把這些東西放到臺面上、課堂上去講,一方面很多人無法接受,另一方面會影響社會整體道德水平,對社會的危害極大。
最重要的是,有些潛規(guī)則,教了也是白教,沒有相關的資源、人脈、背景、心術等‘能力’,知道了、學會了也無用武之地。
潛規(guī)則這東西幾千年前就存在了,比如古人總結出來的——窮不與富斗,商不與官斗,都是這類規(guī)則之下的生存技巧。不懂不可怕,那些懂的人也都是從不懂中摸索過來的,吃過虧、走過彎路、交過學費才得來的。
別看他們現(xiàn)在游刃有余,曾經(jīng)他們也跟許多年輕人一樣,一無所知。咱要知道,人家不教咱是理所應當,畢竟誰也不會把吃飯的本事,輕易傳授給‘外人’。
咱們更要明白的是,努力、能力、背景等客觀因素固然重要,但對社會規(guī)則的洞察,對人性的把控也同樣重要,切莫顧此失彼。
潛規(guī)則是人性的暗面投影,也是社會的復雜的別樣風情。有些需要被打破,被揭露,但有些也需要我們?nèi)ジ形颉⑷ヮI會。
生存,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出淤泥而不染,也不是盲目的跟風效仿,你要有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智慧。
全文完,感謝閱讀,如果喜歡請三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