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現象,有心的中學生家長都發現了:
小學成績優異的孩子,有一半升入中學后成績掉到了中下;
小學成績平平的孩子,有20%升入中學后成績躋身年級前50。
為什么孩子年級高了,成績反而有這么大的差異?
這就要看孩子是“真學霸”還是“假學霸”了。
“假學霸”身上會有2個特征
01 機械式重復型學習
咱就拿小學一年級的學習來舉例子。
“寶貝,該預習啦!”
“天地人……”
媽媽在廚房一聽,就知道孩子讀得很認真。
走進房間,看孩子正在認真地抄寫課后生字。
到了三年級,孩子依舊是把朗讀課文、抄寫生字當預習形式。
什么是機械式重復型學習?
就是家長和老師說什么做什么,孩子完全執行。
這樣的行為在一、二年級是沒問題的。
孩子在不懂的情況下,按照要求做可以讓自己穩步前進。
但上小學2年,都三、四年級了,繼續這樣做就凸顯出孩子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了。
02 超負荷的學習狀態
家長讓做什么練習,孩子就做什么練習。
每道題都答得很“完美”。
家長看到當然高興啊,覺得孩子學習態度好。
除了周一到周五有課后練習、隨堂練習,周末兩天還有單元測試、提高練習,還要上興趣班。
你發現了嗎?
孩子不知不覺中已經進入了“連軸轉”的狀態。
小學6年,初高中還有6年,
從周一到周日,全年無休,
大人這樣都會忍不住想要摸魚。
但能堅持12年的孩子,都是超級棒的存在!
畢竟,這種堅持很不容易,很多人其實都做不到的……
真學霸的5個特征
01學習習慣好
擁有好習慣的孩子是什么樣?
學習不用催,知道自己做什么;
課堂表現積極,筆記詳略得當;
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好習慣帶來好成績》中提到,
好習慣讓孩子成績保持優秀,幫助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學。
在好習慣的帶動下,這樣的孩子即使很少補課,成績依然可以保持優異。
也正是因為他們不過度消耗自己的能量,才能在初、高中時后起反超、躋身優秀學生的行列。
02身體好
好身體是學習的基礎。
孩子上幼兒園時,每個月都得感冒請假。一個月的課,請半個月的假。
一年下來,和那些體質好的孩子比,知識量、認知水平都有了差距。
如果是初高中的孩子呢?
別說生病3天、5天,課業落下1天,孩子都要花大量時間去追趕。
從小學開始,注重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比參加什么輔導班有意義得多。
孩子身體好,才能在學習的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03抗壓能力強
一直保持成績優異的孩子——有,但大多數孩子都會經歷失敗。
有的孩子遭遇失敗后一蹶不振;有的孩子越挫越勇。
生活中不變的是挫折不斷,
考試沒考好、被老師批評、被同學起外號……
學會不因他人的言語而否定自我,
練就一張“厚臉皮”不懼他人目光。
04專注力高
專注力強的孩子,能體現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持久力。
上課、做練習——坐得住。
遇到難題、困難——靜得下心。
在嘈雜環境中,也可以沉浸在自己的注意力世界里。
他們不容易被外界干擾,能夠迅速進入深度學習狀態。
上課更容易抓住老師講課重點,做事不容易分心,時間長了,學習效果自然就凸顯出來。
05面對難題能耐下性子鉆研
你遇到過這樣的孩子嗎?
做作業死摳一道題,到最后真的能讓他解出來。
上課聽不懂的地方,主動找老師,非把它弄明白不可。
哪怕是生活中的問題,父母那里得不到答案,會自己翻書、查資料。
這樣的孩子,有很強的鉆研能力、有刨根究底的精神,隨著年級升高、學科知識變難,他們的成績反而會穩步提升。
最后A媽想說,小學階段別比成績,要比就比看誰的基礎打得牢、誰的習慣養得好、誰的目標更明確、誰的能力更全面。
當孩子步入中學,面對更復雜的知識,才能夠游刃有余應對,實現從小學到中學的平穩過渡和持續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