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仲裁庭公開庭審現場。趙思堯/攝
“仲裁大課堂”吸引了高校師生及城區工會、商會代表200余人參與旁聽。趙思堯/攝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實習生 趙思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仲裁大課堂”日前走進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通過公開庭審真實案件為高校師生開展法治教育。來自廣西大學、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的師生代表及南寧市部分城區工會、商會代表共200余人參與旁聽。
此次開庭審理的是一起工傷保險待遇糾紛案件。申請人李先生經南寧某勞務公司招聘,在涉案工地工作時從高處墜落受傷,被認定為工傷且評定為九級傷殘。因與勞務公司就工傷賠償產生爭議,李先生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多項費用。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就爭議焦點進行舉證質證和辯論,仲裁庭將擇日作出裁決。
該案的主辦仲裁介紹,工傷保險的核心功能是通過社會保險基金有效保護工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以及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當天庭審的案件警示用人單位,要依法參保并積極履行待遇申領程序,從而減輕自身經濟負擔,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承擔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社會責任。旁聽人員也通過該案審理的過程了解到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該如何計算等法律知識。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幫助即將步入職場的大學生增強法治觀念和依法維權意識。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