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千年運河滋養的淮揚味道,到智能制造驅動的現代食尚,江蘇淮安以"世界美食之都"為名,正書寫著"舌尖經濟"的躍升傳奇。六年磨一劍,食品產業規模翻番至600億元的背后,是"春螺夏蝦秋蟹"時令IP的文旅變現,更是"地理標志+數字營銷+場景革命"的三重變奏,讓每一口鮮香都成為城鄉共富的密碼。
稟賦與傳承:從“好水土”到“好味道”
淮安地處江淮平原,四河穿城、五湖鑲嵌,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孕育了豐饒的物產。
作為“運河之都”的樞紐城市,淮安為淮揚菜的南北融合提供了豐富土壤。據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記載,古代漕運總督曾長期在淮安駐節,每年南方各省漕船七、八千艘依次往返過淮,不分旅程緩急、游興淺深,來往客商都至少要在淮安棲遲數日等船候車。龐大的多層次飲食需求,極大地刺激和推動了當地餐飲業的發展興盛,飲食服務業從業人員最多時達十萬余人,奠定了淮揚菜的群眾基礎。《隨園食單》所述"家常飯食"的雛形在此孕育。
另一方面,揚州鹽商"食不厭精"的追求形成獨特的美食競技場,據《揚州畫舫錄》記載,鹽商宴席常有"一席之費達數萬錢"的奢靡。這種極致化需求推動了刀工火候的突破,文思豆腐的千絲萬縷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產物。
隨著水運衰落,鹽商破產,淮揚菜也由豪奢化回歸鄉土化,迎來全面發揚光大的新時期。清末,國人將地域相鄰、風格口味相近的淮菜、揚菜等合稱為“淮揚菜”。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理論界“菜系”之說風起,遂稱“淮揚菜系”。
時至今日,淮揚美食已是淮安的一塊金字招牌。2021年,淮安成功入選“世界美食之都”,現存名菜名點1300余種,近300道菜點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全國設區市申報飲食宴席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從“開國第一宴”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證,淮揚菜“和精清新”的烹飪理念,既承載著南北交融的運河文化,亦成為國際交流的味覺名片。
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圖片來源/文旅淮安
鏈式躍升:從“田頭”到“筷頭”的全產業鏈布局
淮安的食品產業版圖,早已突破傳統餐飲的邊界,構建起覆蓋種植、加工、物流、銷售的完整鏈條。
今世緣酒業、蘇鹽井神、益海嘉里等龍頭企業成為產業鏈的核心驅動力。今世緣酒業投資120億元的南廠區技改項目,打造智能化釀酒與包裝物流中心,年包裝能力達16萬噸;益海嘉里在黃碼港投資70億元建設食品產業園,構建“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模式,預計年產值140億元。此外,全球玻纖巨頭中國巨石落戶淮安,其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為食品包裝材料提供高端配套,凸顯產業鏈協同效應。
預制菜與智能化生產成為新增長點。江蘇百斯特鮮食公司開發淮揚菜系列預制菜,主營產品包括速凍炒飯、速凍飯團、速凍便當等,產品覆蓋高鐵、航空與電商渠道。2024年百斯特實現銷售超6億元,同比增長22%;今年預計可實現開票銷售8億元。福聚源食品依托洪澤湖水產資源,采用智能生產線加工小龍蝦,預計今年公司實現產能8500噸,產值突破2億元。坐落于洪澤區的淮安食品科技產業園正在加速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招引知名食品企業,重點推進功能性食品等高附加值項目建設,助推縣域經濟振興。
黃碼港產業園作為京杭運河沿線規模最大的內河港口,年吞吐量達1660萬噸,串聯起長三角與中西部市場。依托“前港后產”模式,淮安成為長三角北部食品加工與儲運中心,貨物可直通四省一市。
黃碼港產業園。圖片來源/今日清江浦
品牌與文旅融合:激活消費新場景
淮安以"淮味千年"區域公用品牌為核心,構建起"地理標志+產業矩陣+文旅場景"的立體化品牌體系。2024年,"盱眙龍蝦"以353.12億元的品牌價值蟬聯全國水產類地理標志榜首,"漣水蘆筍"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淮安紅椒"品牌價值達46億元,形成"一超多強"的品牌集群效應。通過"春螺夏蝦秋蟹"時令IP打造,洪澤湖大閘蟹標準化發貨倉年銷售額突破5億元,帶動全市蝦蟹產業綜合產值超300億元。
目前,淮安的文旅消費場景創新實現了三大突破:
一是節慶經濟爆發增長。盱眙國際龍蝦節“萬人龍蝦宴”單日引流8萬人次,全產業鏈產值突破200億元;蔣壩螺螄市集結合非遺展演,年銷售額3.2億元,電商占比45%。二是數字營銷重構體驗。開展“品牌興農”直播48場,農產品電商銷售額達80億元,元宇宙技術復刻“開國第一宴”,帶動“淮味千年”上海推介會現場零售1.2億元。
三是文旅IP價值轉化。洪澤湖大閘蟹標準化發貨倉年銷5億元,催生“蟹文化”主題民宿集群,旺季入住率超95%;白馬湖景區創成國家級休閑農業示范點,“四季漁歌”主題游年引客150萬人次,周邊形成六大消費業態。
從無人機巡田到AI廚房,從非遺工坊到跨境冷鏈,淮安用六年時間將食品產業規模從300億元推升至600億元,構建起"三產融合、四鏈協同"的產業生態。這座兼具歷史底蘊與創新活力的城市證明:當千年飲食文化插上科技與產業的翅膀,"舌尖經濟"就能成為驅動城鄉發展的澎湃動能。在這條從田間到舌尖的升級之路上,淮安正書寫著新時代的"美食傳奇"。
文/費媛
來源:淮安日報、淮安發布、中國食品報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