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飛機稿
協和那對野鴛鴦都被徹底擼掉了。
家里剛好有好幾個親戚是做醫生的,隨便說說對醫生的觀感,據我的觀察:
醫生這個行業是真的非常累。一般上醫學院的,都算是學習相對較好的學霸。
在學校學的時候就這樣,一般的專業比如我們文科,混一混,考試前通宵背一背也就混過去了。但醫學生就要苦多了,那一本本教材,真的是比磚頭還要厚。
可能也有混日子的,不過我家這幾個親戚,上大學的時候,都是實打實苦學了幾年,強度不比高中低多少。
我上本科四年搞定。我家幾個親戚都是五年制的,有本碩連讀的好像是六年還是七年?讀到博士的,還有延期的。
出了學校進了醫院更苦,值夜班,還要輪科室,搞規培。中間為了評職稱,還要考試,整體琢磨著腦袋寫論文、發論文。
這里面有特別諷刺的一點是發論文。大部分醫生就職的醫院都是基層醫院,基本是不具備做科研的條件的。但是為了上職稱,又必須發表論文。最后很多人都是被逼得沒法子,去找代寫、去找中介。
我有個朋友,前些年就是干醫學論文中介的活,賺了不少錢。有一次跟他聊天,聽點內幕,真是咂舌。
臨床治病和科研很多時候是兩條路,對大部分基層醫院,能臨床治病做手術之類,才應該是導向。許多大醫院里醫生學歷也許很高,發論文也許很多,但是論做手術之類,未必有基層醫院強。
一般熬到四十多歲,才算是能夠獨當一面,待遇、資源才會上來。在這之前,為了評職稱,再加上自己結婚生子,上有老下有小的,其實過得真的非常辛苦。
但是只要年資、職稱到了,收入會迅速上來。這個收入,有純白的,也有灰的,甚至黑的。
在我們臺面上的輿論里,說到紅包、飛刀、藥代,個個都是批判,義憤填膺。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收入,當然是不對的。
然而,真的到生活里,等到自己去醫院了,現實一下子就會擊碎你的幻想,迅速低頭認慫。如何破局,好像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
某種意義上,我們有一個共識:醫生很辛苦,救死扶傷,人命關天,所以社會地位高,收入高,我們的包容度也高,對他的期待值也高。
所以一旦出了像董小姐這種事,濾鏡一下子打破了,就覺得特別接受不了,怎么這么白衣天使、要干凈再干凈,純粹再純粹的行業,怎么也是這樣烏七八糟?
說句喪氣話,我看很多回憶錄、日記就發現,很多時候,一旦爆發某個突發性的事件,社會的真實運作邏輯,并不是要徹查,要搞個水落石出,要公平、真相、透明之類。
恰恰相反,就是各利益相關方的擺平、妥協、和稀、到此為止,混掉一天算一天,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這一點剛剛走入社會的小白特別接受不了,因為這與我們臺面上的說法完全不一樣啊。
但真的,假如你打過官司,鬧過離婚,爭過先進,辦過調停,就會明白,事實就是這樣子??赡苊靼走@一點,就是所謂的成熟了。
普通學霸,辛辛苦苦上醫學院、搞規培,十年八年的奮斗,才能站穩腳,這些二代、三代揮揮衣袖,伸個懶腰就做到了。
你努力十年二十年的終點,竟然是人家的起點都算不上。
然后就覺得特別諷刺,特別失落,特別憤懣。但是退一步想,其實不僅是醫療行業,其他的很多人以為高大上的干凈的純粹的地方,扒開了看,都差不多。
當你發現一個蟑螂的時候,往往意味著看不見的角落里已經有一群蟑螂了。
是不是這個道理?
下面是我的公眾號名片,歡迎點擊關注。
人生飛機稿,是我的原創公眾號。
寫點對生活、時事的觀察,都是大白話。我平時喜歡看歷史書,跑馬拉松,踢球,還有帶娃東逛西逛,翻翻繪本。
迎點擊關注,也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xgbaba521。長按即可自動識別添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