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時期,似乎資產荒、資本荒成為一種常態。然而,一切都需要按部就班地進行,難或難上加難成為一種共識,競爭激烈也成為大家共同的感受。
近年來,隨著保險業快速發展及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再加上監管日益趨嚴,越來越多的險企在增資道路上苦苦掙扎,增資難,增資后來自各方的壓力也很難。
市場上有一家險企,無疑是幸運的,它就是鼎和財險,曾經增資擴股備用的資金還足以支持較長一段時間支撐業務增長。
5月14日,鼎和財險發布增資公告稱,計劃以公司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按持股比例同比例轉增注冊資本,注冊資本從46.43億元增加至60億元,增資金額合計約13.57億元,各股東持股比例不變。這部分資本是公司在此前增資及盈利過程中結余的流動資金。
在償付能力表現良好的情況下,提高注冊資本金,或許是一種“備戰”。2025年,對于鼎和財險來講,較為關鍵,無論是此前曾經提過“百億保費、20億凈利”目標,還是后來明確提出要擴大市場規模、打造細分領域競爭優勢等,都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
依靠眾多電力系統股東起家的鼎和財險正在打造“能源行業保險專家”這一角色,這絕對迎合當前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綠色保險的時代需求。
增資備戰
這是鼎和財險繼2021年擴股增資成功后的又一次大手筆提高注冊資本金,不過,所不同的是,此次轉到注冊資本的是此前儲備的資本公積金。
據悉,2021年,鼎和財險成功增資引戰,引進中國長江電力、中國華電集團、廣州開發區投資集團三家新晉股東,合計為公司增加注冊資本金64.51億元。但當時由于股東資格審批存在滯后性,這筆增資款只能暫列其他負債科目。
2022年4月,鼎和財險增資獲批,其注冊資本由30.18億元變為46.43億元,而剩余的48.26億元溢價增資額則全部轉入鼎和財險的資本公積中。如今,鼎和財險又從這些資本公積中提出13.57億元轉入注冊資本金。
從股權來看,鼎和財險為國有控股,控股股東為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國資委。
增資背后
從償付能力報告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鼎和財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507.17%,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520.54%,風險綜合評級為AA級。
專注于電力能源保險業務的鼎和財險,較早就進入盈利期,從2016年開始,鼎和財險的盈利水平逐漸提升,這一點早在此前中保新知策劃的“鼎和財險新15年:市場化總裁“辭舊迎新”!明年如何保費破百億?”已有體現。
不過,2024年鼎和財險凈利潤出現大幅下降。具體來看,2024年,鼎和財險的凈利潤為7.02億元,較2023年同比下降42.69%,分析背后的原因,或與2024年提取了更多數額的保險合同準備金有關。2024年年報顯示,當年鼎和財險保險合同準備金69.22億元,相較2023年12月31日保險合同準備金增加12.85億元。
2025年一季度,鼎和財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9.19億元,同比下降2.32%;凈利潤為3.16億元,同比增長10.88%。
事實上,早在2021年引戰成功后,鼎和財險制定了“112236”戰略體系和“10020”發展目標,其中,“10020”發展目標是指到2025年實現100億元保費、20億元凈利潤。但從目前來看,鼎和財險距離這一目標的實現還有一大段距離。
在鼎和財險召開的第二屆職工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暨2025年工作會議上,鼎和財險董事長鄭添表示,2025年是實現階段性戰略目標,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目標,推動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一年,這一年要把年度預算和“兩強三優”戰略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市場拓展能力更強、風險管理能力更強、效益更加優秀、管理更加優秀、客戶服務更加優秀、改革更加有力有效、黨的建設更加走深走實等目標。
不僅如此,在鼎和財險2024年各部門各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座談會上,鼎和財險總經理劉東曾表示要做強基礎管理,做大市場規模。目前,鼎和財險又在布局海外市場領域,積極出海擴大國際“朋友圈”,基于這些,也需要鼎和財險進一步補充資本實力。
深度轉型
作為一家能源類險企,鼎和財險經營較為穩定。
2024年,鼎和財險憑借75.35億元的保險業務收入首次超越永誠財險,同時進一步縮小了與英大泰和財險的距離。從2022—2024年的業務規模增速看,英大泰和財險的增速分別為9.1%、6.6%、2.5%,呈逐年下降趨勢,鼎和財險分別為16.3%、7.7%、9.5%,相對趨于穩定,而永誠財險連年下降。
盡管增勢較為穩定,但對股東的依賴并未減弱。2024年鼎和財險在關聯方銷售保險保費達到32億元左右,占全年保費收入的42.5%左右。不過,鼎和財險一直在探索市場化改革,但這場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
事實上,作為電力系險企,鼎和財險一直以“能源行業保險專家”為戰略定位。不過,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不斷深入,能源設施建設和運營所面臨的風險趨勢日益嚴峻、風險形態愈發多樣、風險總量持續增大,傳統的保險機制滿足新型電力系統未來發展需求并非易事。
基于此,鄭添認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帶來的風險管理需求變革,推動保險業必須從事后賠付的“賠”到全生命周期陪伴的“陪”,由“風險等量管理”向“風險減量管理”轉變。鄭添還指出,新型電力系統風險減量管理,需要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者、運營者和技術革新者共同參與。
作為一家中小險企,鼎和財險雖然以“保險+數據+科技+產業”為路徑,努力打造新型電力系統保障模式,發力綠色保險,但在綠色保險這一賽道,頭部險企也在不斷加碼,鼎和財險如何在激烈的競爭與不斷變幻的風險中實現可持續發展,仍是一大考驗。
撰文:木子
編輯:一諾
設計:曉瀅
校對:安文
審核:曦曦
出品:新時代保險研究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