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減肥的路上,你是否也有過這種經歷?
每天少吃不吃,體重紋絲不動
辛苦瘦5斤,一頓飯反彈8斤
越減身體越虛,連爬樓梯都氣喘
其實,肥胖并非僅僅是“吃得多、動得少”這么簡單,《黃帝內經》中早有論述:“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肥胖與體質、臟腑功能失調息息相關。
現代人長期熬夜、壓力大,加上飲食上容易大吃大喝,常吃油膩、甜食等,導致身體代謝機制“癱瘓”,脂肪堆積只是表象,真正的病灶在脾、肝、腎三大系統。
中醫辨證:你為什么"減不下來"?
中醫認為,體重減不下來主要有三大根源,分別是脾虛濕盛、肝郁氣滯和陽虛內寒。
1、脾虛濕盛型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負責將水谷精微轉化為氣血,并將多余的水分排出體外。當脾虛時,運化功能失常,水濕停滯在體內,膏脂不化,聚濕生痰,形成“虛胖”,這也正體現中醫常說的“脾虛百病生”。
這類人群表現為:易累、易水腫;經常犯困、沒精神;大便黏膩,排不干凈;面色發黃或發暗、皮膚出油;年紀大的人容易夜尿多等。
調理方法:
(1)飲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膩、生冷滋潤之品。常用的食物可選用赤小豆、花生、枇杷葉、蘿卜、洋蔥、冬瓜等。
(2)多進行戶外活動,以舒展陽氣,通達氣機。宜選擇中小強度較長時間的全身運動,如散步、慢跑。
(3)衣著應透氣,經常曬太陽或進行日光浴。在濕冷的氣候條件下,要減少戶外活動,避免受寒雨淋,保持居室干燥。
2、肝郁氣滯型
《黃帝內經》中提到:“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郁””,肝負責調節氣機,保持身體的氣血通暢,當情緒壓力過大時,肝氣郁結,氣機不暢,導致瘀滯不暢,代謝低下。
這類人群表現為:壓力肥,脂肪更容易堆積在腰腹部;易暴飲暴食,尤其是喜歡吃高熱量的食物來緩解情緒;煩躁易怒或抑郁,喜嘆息等。
調理方法:
(1)宣泄出來,想要疏通肝氣,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哭出來。可以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允許自己哭一場,或者找信任的人聊聊,不要讓情緒憋在心里。
(2)多喝玫瑰水玫瑰,在中醫里歸肝、脾經,主疏肝解郁,具有溫胃健脾、美容養顏的功效。
(3)還有日常飲食多吃綠葉菜,尤其是肝火旺的人。
(4)常疏通經絡,比如晨起按摩太沖穴3分鐘,可以很好地疏通肝氣,減緩肝氣郁結。多梳頭,從前額梳至后頸,也可以疏通膽經。
3、陽虛內寒型
中醫有句名言“陽氣不到就是病”,陽氣是身體的 “小太陽”,負責推動氣血運行、溫煦臟腑,當陽氣不足時,會導致身體產生寒象,寒氣過重會使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身體對各種毒素的代謝減低都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
這類人群表現為:手腳冰涼,怕冷;身體肥胖,減肥平臺期長;經常虛弱,容易疲勞;腿腳容易水腫等。
調理方法:
(1)宜選用甘溫補脾陽、溫腎陽為主的食物。少食生冷、苦寒、黏膩食物,即使在盛夏也不要過食寒涼之品。
(2)宜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適當進行舒緩柔和的戶外活動,盡量避免在大風、大寒、大雪的環境中鍛煉。
(3)居住環境以溫和的暖色調為宜,不宜在陰暗、潮濕、寒冷的環境下長期工作和生活。
減肥之路并不孤單,讓我們告別“喝水都胖”,擺脫“快速反彈”,走出“越減越虛”,開啟一段健康、科學的減重之旅。御君方,守護您的身體健康!芳華未來,助您擁抱幸福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