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潘先生反映稱整形屁股遇到“假專家”,導致肛門部分功能受損,上海和睦家醫院就此發布情況說明,稱該醫生相關資質齊備,病歷中誤將其記錄為“第九人民醫院”醫生。
5月13日,車主潘先生告訴九派新聞記者,之前他在東南亞騎摩托車旅行,中途發生交通事故,導致左股骨骨折、屁股撕裂傷。聽聞上海和睦家醫院能夠聘請到外院專家,潘先生便決定在該院就診。
車主在醫院門口維權。圖/受訪者提供
去年1月11日,他入院針對骨折和撕裂傷清創方面進行了八次手術,由于此前傷口護理不周,產生了2cm左右疤痕粘連,便想通過第九次手術處理。為此,該院稱聘請到了“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的整形外科專家周某礽醫生”主刀,而出于對前幾次手術的信任,潘先生并沒有去核實查詢這位專家的身份。
潘先生介紹,該醫生稱直接切開粘連的話,恢復期要30天,建議其做皮瓣修復手術修復疤痕,恢復期只有15天,只需要在疤痕旁邊切開差不多的切口即可,傷口僅需要兩厘米。在參考了其他患者的恢復情況圖片后,潘先生同意了此手術方案。
但術后的潘先生發現,原本承諾的2厘米傷口卻長達22厘米,不僅影響外觀還產生了新粘連,致使他蹲、坐時屁股會有拉扯感,并且對肛門還有損害。
據其提供的病歷顯示,現病史一欄中稱,“今日赴外院進行肛門測壓,初步報告括約肌功能尚可”。潘先生稱,術后他前往上海長海醫院做了檢查,該院醫生給出的診斷是“肛門功能不理想”。
“這個效果我覺得是差得離譜,大醫院的專家怎么會做得這么差?”他開始質疑院方聘請的專家身份,經過調查發現此人執業身份并不屬實。潘先生提供的長寧區衛健委的調查回復中稱:“醫師周某礽于2024年6月4日主要執業機構變更注冊至上海和睦家醫院,未曾執業注冊或多執業機構備案至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長寧區衛健委的調查回復。圖/受訪者提供
潘先生表示,自己去質問該醫院,院方隨即改口稱周某礽醫生為上海和睦家醫院醫生,愿意賠償其3萬元,但他不接受此方案。向衛健委反映后,該院因存在醫療質量管理制度不健全問題被處以警告和2萬元罰款。
他在自己的房車貼上“醫院欺詐”“醫生來歷造假”等大字標語,并在醫院門口停放維權。之后,院方又重新組織了一次談判,稱愿意將最后一次手術費退回。“我是不同意的,我在醫院總共花費了一百五十多萬,第九次手術也花了16.9萬,而且后續恢復需要很大一筆費用。”他希望主管部門公正處理,讓院方依法賠償他所受到的損害。
5月14日,上海和睦家醫院就關于患者潘某醫療糾紛發布情況說明,文中稱近半年的治療過程中,患者先后接受了多次手術和系統治療。2024年6月,患者因對術后效果存在異議,提出經濟補償要求。雖經積極溝通,但雙方始終未能就分歧達成一致。
針對公眾關注的費用問題,該院表示患者前后接受多次手術治療和長期系統治療,產生的費用是基于復雜病情的治療所需。在此期間,其費用由患者的保險公司全額承擔。
另外,患者提及的醫生是整形外科副主任醫師,同時執業備案于上海頭部三甲醫院的燒傷整形外科。該醫生相關資質齊備,具備20多年臨床工作經驗,并擔任相關領域多個學術職務。因患者病情復雜,院方組織院內外多位專家會診,病歷中誤將該醫生記錄為“第九人民醫院”醫生。
因雙方就手術效果未能達成一致,為妥善解決爭議,院方已建議通過法律和專業鑒定程序尋求公正解決。
其強調,院方醫療行為具有高度專業性,呼吁任何爭議都應當通過合法途徑解決。院始方終將醫療質量與患者安全置于首位,也將繼續堅守“以患者為中心”的初心,以更高標準提升服務質量,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九派新聞記者 陶梓童 馮穎
編輯 王佳箐 李楊
【來源:九派新聞】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本賬號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賬號將迅速采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