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8日是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在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靜安區檢察院辦理了這樣一起利用搶票軟件搶購倒賣博物館等文化場館門票案。5月16日,靜安區檢察院以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對王平、劉陽、何東提起公訴。
官方放票“秒空”,牽出利用搶票軟件倒票案
2024年10月12日,某博物館工作人員來到靜安公安分局報警,稱當年7月底至報案期間,官方放出的門票常常被“秒殺”,但第三方平臺卻頻繁出現高價門票待售,懷疑有“黃牛”通過技術手段搶票,導致部分通過正規渠道買票的游客搶不到票。
一邊是官方購票程序搶不到正價門票,一邊是各旅游平臺售賣高價帶講解的門票,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024年10月28日,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很快鎖定犯罪嫌疑人。同年12月,公安機關先后將犯罪嫌疑人王平、何東、劉陽等人抓獲歸案,并當場查獲搶票軟件和設備等。
王平到案后交代,其從大學開始就從事“黃牛”生意,曾搶購過籃球鞋、手機等,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別人處購得一代碼文件,將其加載到某應用程序中,就可以實現避開博物館等文化場館微信購票小程序的時間限制,提前進入購票信息填寫頁面進行搶票。
加載搶票軟件后,搶票成功率大增
每逢節假日、寒暑假等時段,博物館等文化場館總會吸引大量游客,不少家長熱衷帶孩子前來感受文化氛圍。為方便公眾參觀,這類場館推出微信購票小程序,提供免費預約服務,但每天的放票量有限,且有嚴格的時間限制。
在博物館等文化場館門票供不應求時,如果用搶票軟件批量搶票并加價出售,定能獲得可觀的收益。王平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商機”,開始嘗試用搶票軟件搶票,并逐漸摸索出一套操作流程。
“普通游客需要在放票時準時守在手機前,手動填寫信息然后提交搶票,而使用搶票軟件后,可以在放票前就提前填好相關信息,幾乎在放票的同時就能完成搶票。”承辦檢察官胡俊君介紹道,“通過這種方法,搶票成功率遠高于手動操作,這嚴重破壞了正常的購票秩序。”
成立“工作室”,分工協作搭建黑灰產業鏈
“倒票生意”做成后,2023年8月至2024年10月間,王平、劉陽等人共同成立“工作室”,專門從事搶票加價出售活動。A旅行社相關負責人等(均另案處理)負責攬客,王平、劉陽等人組織“搶手”使用上述方法搶票,成功后加價出售給A旅行社相關負責人,再由A旅行社相關負責人直接或者以A旅行社名義,以門票與講解服務套餐形式加價出售給游客。
“工作室”內部分工明確,王平負責購買搶票軟件、尋找客戶、發送搶票軟件給“搶手”并組織其搶票及分贓等,劉陽負責整理客戶信息、發布搶票任務、結算“搶手”工資等。
為了擴大“生意”規模,王平、劉陽等人組織了數百名“搶手”,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搶票團隊。“搶手”們收到搶票任務后盯著博物館等文化場館的放票時間,提前利用搶票軟件錄入游客身份證號、聯系方式等購票信息,放票時集中瘋狂搶票,成功率一般在60-70%。
勾結旅行社,層層加價牟取暴利
在這條黑灰產業鏈中,A旅行社相關負責人憑借自己在旅游行業的資源和渠道,積極在各大網絡平臺招攬游客,尤其是節假日和寒暑假,博物館等文化場館門票的需求量較大。一段時間后,A旅行社相關負責人與王平、劉陽等人達成了“默契”,其只需將游客購票信息和需求告知對方,就能以較高概率獲得所需門票,然后以更高的價格出售給游客。
“游客購買的所謂‘門票與講解服務套餐’,實際上大部分費用是加價部分。”檢察官指出,“原本成本價只有幾十元的博物館等文化場館門票,經過‘黃牛’和旅行社的層層加價后,價格常常翻了數倍。”
這種合作模式讓“黃牛”和旅行社都獲得了豐厚的利潤。王平、劉陽等人通過大量搶票,薄利多銷,賺取了可觀的差價;旅行社相關負責人則利用自己的客源優勢,輕松賺取中間利潤。據旅行社相關負責人介紹,提供講解服務的人員大多沒有導游證,也不是博物館等文化場館的專職講解員,他們一般通過校招、員工內推或同行介紹等渠道招攬講解員,涉案講解服務大多也沒有在博物館等報備。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游客的利益,破壞了博物館等文化場館的正常參觀秩序,也對文化資源的公平共享造成了影響。
依法履職,嚴厲打擊此類犯罪行為
2025年5月6日,本案經退回補充偵查后再次移送至靜安區檢察院審查起訴。承辦檢察官認真審閱了卷宗,提訊了犯罪嫌疑人,通過對交易記錄、資金流向和通訊記錄的分析,厘清了整個產業鏈的運作模式和人員分工。
經審查認定,2023年8月至2024年10月期間,王平、劉陽等人組織數百名“搶手”,累計搶購成功博物館等文化場館門票9000余張,獲利20余萬元,后予以分贓。其中一名“搶手”何東,在2024年1月至10月間,經王平等人糾集,使用上述方法搶購博物館等文化場館門票,后將入館門票信息提供給王平等人對外出售,共計獲利人民幣1.4萬余元。本案其余犯罪嫌疑人的涉案情況正在進一步查證中。
博物館等文化場館的官方購票系統,通常會依據客戶的申請順序進行票源分配。系統對客戶填寫的購票信息,一般按照既定運行規則進行數據處理,隨后將購票二維碼反饋發送至相關賬號。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王平、劉陽違反國家規定,組織“搶手”何東等人未經博物館等文化場館同意,通過在某應用程序加載搶票代碼文件侵入官方購票系統,于非正常預約時間內提前進入預約頁面,輸入購票信息進而實施搶票,該行為屬于非法避開購票系統的時間限制,提前獲取網絡平臺操作權限并超越授權時間訪問修改信息,其因搶票成功獲得的購票入館二維碼系利用搶票軟件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處理、傳輸的數據。
檢察官認為,王平、劉陽、何東等人違反國家規定,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獲取該計算機信息系統中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其中王平、劉陽情節特別嚴重,何東情節嚴重,3人的行為均已構成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
2025年5月16日,靜安區檢察院以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對王平、劉陽、何東提起公訴。其他涉案人員正在進一步處理中。(文中涉案人等均為化名)
原標題:《官方放票秒空,第三方平臺現高價票待售,博物館門票遭“技術插隊”已成產業鏈》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郭劍烽 通訊員 蘇雙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