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上午,由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精心策劃的“追憶‘八百’抗戰壯舉,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四行孤軍’足跡City Walk主題活動”,從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地晉元紀念廣場出發,沿蘇州河岸線一路前行,重走“四行孤軍”足跡,感悟偉大抗戰精神。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面彈孔墻上,有紅磚也有青磚。紅磚是建造四行倉庫時使用的材料,青磚是四行保衛戰后,重新修繕墻體時使用的材料。”
跟著兩位主講嘉賓——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館長馬幼炯與國際靜安推介官朱一寧的講解,參加活動的30余位市民一路走過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西藏路橋、中國銀行倉庫舊址、浙江路橋、河濱大樓等歷史地標。大家一邊將“四行孤軍”蘇州河沿線撤退經停的地點與如今的城市空間一一對應,一邊認真聆聽“四行孤軍”同仇敵愾堅守四行倉庫四晝夜的英勇事跡,共同追憶“八百壯士”的壯烈與榮光。
站在西藏路橋上,
兩位主講嘉賓
以多張珍貴歷史照片為“入口”,
將當年的場景徐徐展開:
1937年10月30日午夜,“四行孤軍”開始通過大陸銀行倉庫和墻外煙紙店的墻洞,向距離作戰陣地最近的中國銀行倉庫撤退。
“雖然這段距離并不長,卻是整個撤退過程中最危險、最悲壯的所在。撤退的每一步,都是用生命踏出的。一些戰士沒有犧牲在四天四夜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卻在撤退的途中,永遠地倒在了西藏路橋旁。”馬幼炯動情地說道。
City Walk過程中,朱一寧還為大家展示了“四行倉庫”老票據、四家銀行的實物等一批極具歷史價值的藏品,“以物證史”,讓這段歷史從檔案中“活”了起來。參與者們紛紛表示,邊走邊看邊聽的City Walk形式,感覺就像是走在一座“露天博物館”里,很有收獲。
長沙的市集也是比較多的,但長沙的市集中小吃攤位會占比更大,感覺靜安的‘初夏市集’品類更豐富一些,游逛體驗也比較好。”徐同學告訴記者。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種老票據,很有歷史感。”
“我是通過電影《八佰》了解到這段悲壯的歷史,今天重走一遍,聽到了許多四行保衛戰的歷史事實。尤其是那幅孤軍足跡路線示意圖,讓我內心十分震撼,深受觸動。”
謝晉元將軍的孫女謝駿作為特別嘉賓,參加了本次City Walk,并和大家追憶起謝晉元將軍在河濱大樓短暫停留的身影,以及“四行孤軍”經過輾轉停留,最后在膠州路孤軍營度過的4年孤軍營生涯。
活動主辦方表示,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八十載光陰流轉,偉大抗戰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和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始終牢牢印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今年,還將繼續策劃開展多場面向中外籍人士的“四行孤軍”足跡City Walk主題活動,并制作系列短視頻,講好“八百壯士”故事,推動抗戰壯舉的在地傳播與活化表達,讓偉大民族精神在蘇州河畔生根,在人民心中激蕩。
記者:邢蓓琳
視頻:任念葭
編輯:葉蘋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