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老白第106篇原創(chuàng)筆記
前言
小時候,對著試卷上不會做的題,我期望腦海中能自動浮現(xiàn)正確選項。
總羨慕那些學霸,天生自帶光環(huán),仿佛人生開了掛。
工作后,我又發(fā)現(xiàn)成績不重要,反倒是會說話、會來事的人成了贏家。
可見,人生這張考卷永遠都是開放式命題,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作家馮唐說:“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能量。”
40歲后我終于明白,比智商、情商更能帶來能量的是:逆商。
01 智商和情商,只是生活入場券
學生時代,智商是打開名校大門的金鑰匙。但踏入社會后,很多人發(fā)現(xiàn):
曾經(jīng)引起為豪的解方程能力,卻根本解不開人際關系網(wǎng)那根線頭。
我曾有個同事,畢業(yè)于985高校,參加過多次國考省考,始終名列前茅。但每次面試都名落孫山,直至年齡超限,不得不在某鎮(zhèn)屬部門屈就至今。
與他沉默寡言相對的,是另一個同事的八面玲瓏。
上至新調(diào)任領導,下至食堂煮飯阿姨,他都能精準抓住別人感興趣的點,提供情緒價值的同時,巧妙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當他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應付瑣事、討好別人時,也不可避免的發(fā)現(xiàn)業(yè)務水平早已被別人甩在身后。
在生活的重擔前,單靠情商支撐,顯然只是紙巾擋雨,徒留滿身狼狽,一地潮濕。
當然,不是說我們不需要智商和情商,而是人不會永遠一帆風順。
智商和情商能助我們盡早登高望遠,卻教不會我們在掉落深淵時如何自救。
02 逆商,才是生活的真正根基
1997年,國外心理學家保羅史托茲首次提出“逆商”這個概念,主要是指一個人在遭遇挫折、面對困難時的應對方式和能力。
他說:“逆商高的人,能保持積極心態(tài),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逆商低的人,則容易被困境壓垮,陷入消極情緒難以自拔?!?/strong>
我想,如果說智商決定起點,情商決定速度,逆商則決定了人生續(xù)航力。
多年前,曾在雜志上看過個故事:
一位富豪和一位農(nóng)民,因相同病患,住在同一間病房。
富豪家人陪護時,告訴他子女在國外安好;公司生意被打理的井井有條;多年未見的老友也都在過來探望的路上。
而農(nóng)民家人說的,是看病向親戚鄉(xiāng)親借了多少錢;秋收在即,地里莊稼沒人收;養(yǎng)的牲畜都在掉膘等一系列糟心事。
沒過多久,富豪去世,農(nóng)民卻奇跡般的痊愈了。
記得當時讀完故事的感受,是積極心態(tài)的重要性。
如今,更明白了逆商的本質(zhì):將挫折與苦難,轉(zhuǎn)化為人生燃料。
03 修煉逆商,就是與問題共生
人到中年,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問題的根源永遠無法解決。
比如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家庭的柴米油鹽,父母逐漸年邁帶來的健康狀況,以及職場那些不勝其煩的揪心事。
所以,最困擾中年人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不得不與問題共生。
《周易》有云:“窮則變,變則通?!?/p>
正是教我們?nèi)绾涡逕捘嫔蹋拍茉诂嵥橹蟹e蓄力量,在妥協(xié)中守住底線。而我的方法是:
物理隔絕。和所有自己認為不值得消耗精力的人和事保持距離,專注于本職工作,關愛生命中重要的人,保持良好作息,盡可能擁抱健康。
升級認知。讀書永遠是成本最低,且最有效的升級認知方式。關注權(quán)威媒體、觀看正能量視頻、學習對自己有幫助的技能,也能成長。
抓住心流。擁有一件能靜下心、沉住氣的事,無論是運動還是寫作,哪怕是釣魚或者小酌,讓自己不是咬牙切齒對抗世界,而是掌握張弛有度的平衡。
寫在最后
托爾斯泰說:
“人生的目標,不是抵達終點,而是與路同行?!?br/>
40歲后,遭遇四面八方的風雨時,逆商,是最好的隱形雨衣。
也唯有逆商,是讓我們在長夜中相信黎明將至的底氣。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