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
由瀘州市融媒體中心打造的
首部微短劇《夢華石錄》
正式和大家見面
據了解,《夢華石錄》共8集,每集時長約5分鐘。短劇主角是“00后”跑腿小哥李二寶,他在前往瀘縣宋代石刻博物館給用戶“錢多多”送單時,被宋代石刻“交椅”吸引,陰差陽錯間,穿越到了南宋時期的錢家大院,由此展開了一段妙趣橫生的故事。李二寶遇到了心懷家國的傲嬌大小姐、古靈精怪的毒舌丫鬟、精打細算的錢府總管等有趣且有情義的人,并因現代人和宋人的思想、文化、習俗差異引發了很多搞笑場景,李二寶體會到了如《東京夢華錄》一般的大宋風情。
《夢華石錄》上線儀式現場(詹明勇 攝)
《夢華石錄》微短劇定位為文化科普類微短劇,以被譽為“石刻版《清明上河圖》”的瀘縣宋代石刻為創作根基,通過穿越劇的形式,讓塵封八百年的宋代社會生活、民俗文化“活態重生”,是瀘州市融媒體中心積極響應和踐行廣電總局“微短劇+”行動計劃,探索讓文物“活起來”傳播新路徑的初期成果。該項目先后入選四川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廣播電視精品項目、四川省推動影視產業發展項目,采用“紀錄片+微短劇”多元表達形式推出,微短劇先期上線。
瀘州市融媒體中心于2023年組建創作專班,啟動項目調研、策劃、勘景、研討、劇本大綱創作等工作,于2024年11月28日正式開機,在瀘縣宋代石刻博物館、瀘州神臂城舊址、合江縣白米鎮陳家大院、堯壩驛、忠山公園、張壩桂圓林等地取景拍攝。
瀘縣宋代石刻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個宋代石刻專題博物館,也是微短劇《夢華石錄》的創作靈感來源和重要拍攝場地,劇中很多場景和故事來自于博物館中那些從宋代墓穴中出土的精美石刻。瀘縣擁有全國數量最多的宋墓群,瀘縣宋墓是2002年全國重要考古發現。學界一致認為“北宋看開封,南宋看杭州,宋代民間看瀘縣”。這些深埋于地下八百多年的精美石刻,真實地再現和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情況,被譽為“石刻版的《清明上河圖》”。觀看微短劇《夢華石錄》可以解鎖眾多石刻形象,一起探索石刻背后,涉及家庭、禮儀、習俗、戰爭等的有趣故事,感受宋朝人的生活哲學、民俗文化和家國情懷。
瀘縣宋代石刻博物館
今天起,大家可在百度APP中搜索關鍵詞“夢華石錄 短劇”觀看微短劇《夢華石錄》。同時,紅果短劇(番茄)、多多視頻、美團劇場、抖音、快手、愛奇藝、優酷、騰訊等平臺也將陸續上線,敬請期待。
來源:文旅瀘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