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WHO發布的數據,2000年至2019年的20年間,缺血性心臟病是全球人類死亡原因排名第一的疾病。因此,缺血性心臟病成為名副其實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什么是缺血性心臟病?
缺血性心臟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
缺血性心臟病多發于40歲以后,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男性發病早于女性,男女發病率的比例約為2∶1,因為雌激素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故女性在絕經期后發病率迅速增加。
“頭號殺手”冠心病如何致人死亡
冠心病,作為‘頭號殺手’之一,是由于冠狀動脈的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細胞無法得到足夠的血液供應,從而誘發嚴重的胸痛、呼吸急促、心律不齊等癥狀。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如心源性休克或心臟驟停,最終導致死亡
心肌細胞功能下降:長期的心肌缺血會導致心肌細胞的能量代謝異常,進而影響心臟功能,出現胸悶、活動后呼吸困難、夜間不能平臥、端坐呼吸等心衰癥狀。
心肌梗死:冠狀動脈血管的完全閉塞會導致心肌梗死,這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并發癥,可能危及生命,增加死亡風險。
心律失常:由于心肌缺血導致的電活動紊亂,患者可能會出現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可能嚴重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
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可能導致心臟擴大或僵硬,最終發展為充血性心力衰竭,出現呼吸困難、乏力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心臟驟停:病變嚴重時可能突發心臟驟停。
生活質量下降:患者常因癥狀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由于這些危害,缺血性心臟病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及治療,以減輕癥狀并防止病情惡化。
引朵牌吲哚布芬片在治療缺血性心臟病方面的效用
吲哚布芬片在治療缺血性心臟病方面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抗血小板聚集:吲哚布芬片通過抑制血小板環氧化酶-1,減少血栓素A2的生成,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1]。
改善心肌缺血癥狀:通過影響血小板功能,吲哚布芬片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增加心肌的血液供應,緩解心肌缺血癥狀,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1、2]。
安全性和耐受性:吲哚布芬片在治療缺血性心臟病方面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適用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對阿司匹林過敏的患者[2、3]。此外,吲哚布芬片在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和急性冠脈綜合征中顯示出優于阿司匹林的療效,尤其是在聯合氯吡格雷使用時,能夠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同時保持良好的安全性[2、3]。
綜上所述,吲哚布芬片在缺血性心臟病的治療中,發揮著不可小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夠改善血液循環,緩解心肌缺血癥狀,是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有效藥物。
參考文獻:
[1]劉芳,王建文.吲哚布芬片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的研究現狀[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21, 37(13):4.
[2]楊霞,劉維,陳懇,等.吲哚布芬片預防和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病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7, 33(4):4.
[3]董潔,孫壽海,王春博,等.無縫隙護理在吲哚布芬片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23, 9(6):33-3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