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宣布小米15S Pro將首發搭載自研玄戒O1芯片,有人對小米取得突破歡呼雀躍,也有人質疑小米不算真自研。小米玄戒O1采用公版架構算是自研嗎?而且友商遭到美國制裁,小米處理器卻沒有遭制裁,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問題呢?
首先來看關于公版架構的爭議,目前全球芯片設計領域是普遍現象,高通、蘋果、聯發科以前都這樣。即便是現在,這些芯片廠商也會大量使用公版架構。對于小米玄戒 O1 來說,采用 ARM 公版架構并不意味著自研水平低。公版架構就像宅基地,小米只是在這塊宅基地上蓋房子,專網物料和設計都是小米自己完成,當然算自研。
小米在公版架構上自主研發與優化,展現出其在芯片設計領域實力,當然以后肯定還要走自研道路。長期積累中逐步從公版架構走向深度魔改,小米作為新入局者,公版架構的運用是合理且必要的階段,沒有誰第一次設計芯片用自己架構。
另一個質疑是小米這么厲害,為什么沒有遭到美國制裁?這也是很多人的誤解,仔細了解可以發現美國制裁并非簡單基于芯片制程大小,而是根據晶體管數量等綜合因素。小米玄戒 O1 芯片在相關指標上符合臺積電代工的條件,因而得以在臺積電流片。而且,中國目前有眾多企業都在臺積電或三星流片,說明只要符合規定,中國企業是可以利用先進工藝制程,小米沒有特殊待遇。
最后是小米玄戒O1沒有自研基帶,有些人認為不算SOC,這些人不知道什么是SOC。SOC英文全稱是(System on Chip),翻譯成中文是將計算機或其他電子系的大部分或全部集成到單一的硅芯片上。沒有過針對是否集成基帶的爭議,如果不集成基帶不算SOC,受到影響最大的可能是蘋果,畢竟蘋果A系列芯片自研A 外掛高通基帶處理器,庫克一覺醒來蘋果沒自研處理器了?
研發一款先進制程的手機 SOC 芯片,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從 IP 授權、掩膜制作、EDA 工具使用到物理布局、測試驗證等環節都耗費不菲。小米雖未公布玄戒 O1 具體研發費用,但從行業經驗來看,135 億的研發投入是有可能覆蓋整個芯片研發周期的。需要明確的是,芯片研發費用并非一次性投入,而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而且,小米玄戒是獨立公司運營,與小米集團整體研發費用可以分開核算,這使得在財務上更具靈活性。
小米玄戒O1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道路上的重要一步,在面對諸多爭議和質疑時,應保持理性和客觀態度。公版架構的運用、臺積電的代工、基帶外掛等現象都有其合理的行業背景和發展邏輯。同時,中國科技產業需要在國產自主和利用海外資源之間找到平衡,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小米玄戒O1未來值得期待,相信小米越來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