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_502366964
三湘都市報消息,國鐵集團會同地方政府于近日完成長沙至贛州高速鐵路(以下簡稱“長贛高鐵”)初步設計審批,正在抓緊推進開工前準備工作,項目有望今年年內正式開工建設。通車后,長沙至贛州的通行時間將從4小時縮短至2小時以內,長沙至廈門將從7小時壓縮至約5小時。
長贛鐵路位于湖南省東部和江西省西南部,線路自常益長高鐵長沙西站引出,向東南經長沙黃花機場、瀏陽,江西省上栗、萍鄉、蓮花、永新、井岡山、遂川至贛州北站,正線長約429.4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設站11座,預計工期5年。
解讀:長贛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之一渝廈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2014年便開啟規劃研究,2017年被納入《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但直至“十三五”結束,也沒能迎來項目開工。近幾年,長贛高鐵多次傳出“開工”消息,但由于線路走向、環評中止及資金壓力等問題,一直進展緩慢。
2022年10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終于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兩年后的2024年11月,環評報告獲生態環境部批復。隨著此次項目初步設計獲批,長贛高鐵離正式開工建設終于更進一步。
在外界看來,長贛高鐵的最大受益者當屬長沙。
目前,過境湖南的高鐵大動脈有兩條,一是縱貫南北的京廣高鐵,二是橫穿東西的滬昆高鐵,兩條線路在長沙十字交匯。
作為渝廈通道的“最后一環”,長贛高鐵通車后,將增加西北-東南向的通路,實現西接重慶、東連廈門,以及長沙至深圳方向的第二高鐵通道,進一步完成“米”字形高鐵布局。當地媒體更一度認為,長沙有望借此成為“中部地區最大高鐵樞紐”。
而對江西來說,一眾小城也將由此受益:革命圣地井岡山邁入高鐵時代,吉安人口最多的縣遂川將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萍鄉則將成為贛西地區的鐵路樞紐。
不過也有聲音指出,長贛高鐵沿線城市除長沙外,經濟體量都較小,且線路未經過南昌,削弱了江西省會的交通樞紐地位,江西西南地區也會被長沙虹吸。對此,也有專家持不同意見,認為高鐵貫通后,“這些地區可以同時接受南昌、長沙的雙重輻射”,更有利于承接資源外溢和產業轉移。
#動向
水利部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人民日報消息,受近期降雨、來水持續偏少影響,湖北、四川部分地區出現旱情,預計可能持續或進一步發展。5月19日,水利部召開會商會,分析研判汛旱情形勢,針對湖北、四川兩省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并發出通知,要求兩省水利部門和長江水利委員會密切監測雨情、水情、旱情,加強預測預報和會商研判,滾動開展供需水形勢分析,精準范圍、精準對象、精準時段、精準措施,制定完善抗旱保供水預案;科學精細實施江河湖泊應急水量調度和水庫及引、調、提等水工程抗旱調度,提供穩定水源保障;開展農村供水安全動態監測和風險排查,因地制宜采取延伸管網、建設抗旱應急水源工程、拉水送水等措施,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保障規模化養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強化灌區運行管理,合理制定用水計劃,精細調度灌溉水源,全力保障農作物時令用水需求。
海口出臺藍碳經濟發展行動方案
海南日報消息,近日,??谑猩鷳B環境局、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印發《??谑兴{碳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5年)》,明確到2035年底,全市藍碳經濟體系基本建立,藍碳經濟貢獻度顯著提高,海洋產業生態化水平明顯提升。自2020年以來,海口實施生態修復項目,已新造紅樹林4590畝,修復4800畝,紅樹林碳匯增量位居海南全省首位。2022年5月,海南首個藍碳生態產品交易在??谕瓿珊灱s,交易碳匯量3000余噸,交易額30余萬元。
蕪湖航空貨運樞紐港建設再落子
蕪湖新聞網消息,近日,蕪湖市京東轉運中心二期建設工程正式進入招標階段,標志著蕪湖航空貨運樞紐港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項目總建筑面積約58404.39平方米,包括轉運中心、航材庫、轉運棚等多個功能區。項目計劃工期為420個日歷天,預計最快年中開工,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蕪宣機場的轉運功能。
安徽鳳陽鼓樓坍塌樓宇部分系“假古董”
5月19日,安徽鳳陽鼓樓突發屋頂瓦面大面積脫落坍塌。據央視新聞,坍塌樓宇部分并不是文物,而是1995 年未經批復違規復建的“假古董”,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據鳳陽縣文旅局此前通報,鼓樓位于鳳陽縣老城區,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由臺基和樓宇兩部分組成,臺基于1989年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樓宇部分已毀于清咸豐三年,現樓宇為1995年建設。
#聲音
國家發改委:分類有序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
5月20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5月份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李超指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先載貨后載人、先隔離后融合、先遠郊后城區的原則,在嚴控風險、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分類有序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穩妥推進低空旅游、航空運動、消費級無人機等低空消費發展。嚴厲打擊駕駛員無證、低空航空器未取得適航證、飛行活動未報批等“黑飛”行為,引導推動產業合理布局、場景有序拓展。
提到“五一”期間發生在個別地方的低空文旅事故,李超指出,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推動屬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深入排查安全風險隱患,做好事故處置和問題整改;同時,將會同有關部門,舉一反三,堅持管得住才能放得開,持續推動深化低空飛行安全監管體制改革、完善規則規制,進一步健全低空安全監管責任體系,切實加強行業準入和過程監管,促進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
#數讀
住建部:我國超9.4億人生活在城鎮
國新辦20日就《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住建部副部長秦海翔在會上介紹,截至2024年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7%,9.4億人生活在城鎮,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穩步提升,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城市發展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秦海翔表示,當前,我國城市發展從大規模增量建設轉向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進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人民群眾的需要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就是要推進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文脈賡續、品質提升,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同時,能夠有效拉動投資和消費,擴大內需,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上海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占比達37.6%
上海市民政局微信公眾號19日消息,上海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市統計局形成了2024年上海市戶籍老年人口、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工作有關綜合統計信息。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上海市戶籍人口達1537.98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達577.62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37.6%。
各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該區總人口比重列前三位的依次是虹口區、黃浦區和崇明區,比重分別為45.2%、44.0%和43.9%。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撫養65歲及以上人口的老年撫養系數為49.3%,比上年增加1.5個百分點。
#放榜
SIIFC國際金融中心城市指數發布,上海綜合排名第二
證券時報、文匯報消息,在近日召開的第十三屆(2025)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SIIFC)國際研討會上,SIIFC國際金融中心城市指數正式發布。該指數選取紐約、倫敦、新加坡、上海、東京5個城市,從金融體系建設、金融國際化程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金融監管與風險防范以及金融人才與營商環境等五方面進行比較,最終上海綜合排名第二,僅次于紐約。
其中,金融體系建設方面,上海從2022年、2023年排名第二到2024年反超紐約,升至第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上海也位居第二,領先倫敦、新加坡、東京。金融監管與風險防范方面,近年來上海高度重視金融發展與安全,金融監管與風險防范體系逐步完善,排名始終處于前二。金融國際化程度是上海打造金融中心較為薄弱的一環,在五個城市中排名第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