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車企還在為新能源轉型焦慮時,吉利已經用一份炸裂的一季度成績單宣告了新時代的來臨。725億元營收、56.7億元凈利潤的亮眼數據背后,是吉利新能源車型占比突破52%的硬核支撐——這意味著每賣出兩輛吉利汽車,就有一輛是電動化產品。從銀河系列單季26萬輛的銷量狂飆,到極氪007GT首月交付破萬的爆發力,吉利用行動證明:戰略定力與技術沉淀,才是打贏新能源戰役的關鍵。
這份成績單的含金量,遠不止于數字本身。翻開財報細節,吉利新能源業務的規模效應正加速釋放,114億元的毛利總額印證了“技術平權”戰略的商業化成功。銀河E5、星愿等車型持續月銷破萬,領克品牌新能源占比同步達到52%,說明吉利并非依賴單一爆款,而是通過全體系電動化實現多點開花。更值得關注的是,這種增長建立在15.8%的健康毛利率基礎上,相比許多“賠本賺吆喝”的新勢力,吉利展現了傳統車企轉型的獨特優勢——既能快速擁抱變革,又能守住盈利底線。
技術層面的突破是吉利狂飆的核心引擎。當行業還在爭論“算力是否過剩”時,吉利已將100TOPS級算力的千里浩瀚智駕系統鋪向全系車型;當對手追逐電池能量密度時,神盾金磚電池用1562項安全專利筑起護城河。銀河E8橫掃Euro NCAP五星評級的背后,是吉利從三電技術到智能架構的全面領先。這種“飽和式研發”投入帶來的不僅是產品競爭力,更是品牌溢價能力——極氪007GT定價30萬+仍快速破萬,證明市場愿意為真正的技術價值買單。
在ESG領域,吉利同樣走出一條差異化路徑。單車碳排放較2020年下降18%的硬指標,與12座綠色工廠的實績,讓可持續發展不再是財報里的漂亮話。連續三年蟬聯雙碳“卓越”評級、MSCI ESG全球AA級認證,這些看似“務虛”的榮譽,實則為吉利鋪平了出海歐洲等高端市場的道路。當全球消費者越來越關注企業的環保責任時,吉利提前布局的ESG體系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品牌資產。
《臺州宣言》中“全球智能電動領軍者”的目標,正在從藍圖變為現實。吉利沒有把轉型停留在口號上,而是用“技術驅動+體系賦能”的組合拳,將新能源滲透率從行業平均值拉升至領先身位。當其他車企還在糾結“油電比例”時,吉利已經進入更高級的競爭階段——如何用全域AI、超級快充和可持續制造,重新定義移動出行的未來。這份一季度答卷,或許只是這場變革的序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