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云和自動駕駛等AI應用在國內的率先落地、持續優化以及商業化提速,百度正以“技術硬實力+生態軟實力”的雙輪驅動,向AI優先的新增長方式加速轉型。
文/每日資本論
如果說“再造一個百度”是李彥宏的夢,那么如今,這個夢逐漸撥云見日。
5月21日,百度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一季度總營收達325億元,核心營收255億元,同比增長7%,均超市場預期。一季度,百度核心凈利潤同比增48%至76.3億元。智能云持續強勁增長,同比增速高達42%,AI相關收入實現三位數的同比增長。截至2025年5月,蘿卜快跑在全球累計提供超1100萬次的出行服務。今年一季度,蘿卜快跑在全球提供超140萬次出行服務,同比增長75%。
財報發布后,百度美股股價開盤大漲,截至發稿上漲6.36%。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表示,“智能云業務表現強勁,凸顯市場對我們提供高性價比全棧AI產品及解決方案這一獨特優勢的認可度與日俱增。我們的無人駕駛出行服務也取得關鍵進展,蘿卜快跑已拓展全球市場,進入迪拜和阿布扎比。”
令投資者欣喜的是,百度盈利能力持續回暖且保持在歷史高位運行的態勢。數據顯示,2022年百度的歸母凈利潤為75.59億元,2023年猛增至203.15億元,2024年更是超過了230億元,同比增長21%。
不僅如此,百度和阿里成為唯二入選Wedbush“定義AI未來的全球30大科技公司”的兩家中國公司。而且,彭博社近期報道稱,蘋果AI或將于iOS 18.6系統中首次在中國大陸啟用部分功能,技術由百度和阿里共同提供支持。其中,百度文心大模型將作為國行版蘋果AI的云端智能引擎,深度整合至Siri及視覺智能功能中。這也標志著百度將在中國市場承接ChatGPT與谷歌的生態角色。
百度持續搶眼表現也得到全球頂級資本的認可。世界頭號對沖基金Bridgewater橋水基金于2025年Q1增持百度股票超十倍,從2024年底持倉20萬股增持至近210萬股。美國金融巨頭Fidelity Investments Canada富達投資于2025年Q1增持百度股票近十倍,從2024年底的 33.5萬股漲至3?31日的257萬股。
有著女版巴菲特之稱的“木頭姐”Cathie Wood旗下基金,更是在近期再次加倉百度。今年3月建倉以來,“木頭姐 ”已連續6次增持百度股票,較3?24日初次買入數量相比,一個半月內持倉數量翻倍,累計持倉289336股。據悉,百度是“木頭姐”近期唯一加倉的中國公司。
顯而易見,百度的確成了國際資本眼里的“香餑餑”。那么,百度到底有什么吸引力,又是否具備持續性?
“第二曲線”已成
眾所周知,百度正在全速沖刺AI,并著力打造除搜索之外的強勁引擎,而百度智能云被視為百度的“第二曲線”。
早在2022年,工信部發布的“新增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清單”顯示,百度智能云開物首次申報即入選“國家隊”。不僅如此,最新招投標市場數據顯示,2025年第—季度,中國大模型相關項目招投標規模就呈現爆發式增長,百度智能云以19個中標項目、 4.5億元中標金額領跑行業,兩項核心指標在通用大模型廠商中均位列第—,市場領先優勢顯著。
同時,2025年第—季度,中國大模型平臺及應用市場中標項目數達26個,中標項目金額 1.24億元,項目數量和金額同比增幅近1倍。在廠商表現方面,百度智能云以6個中標項目 數,5700萬中標項目金額,獲得“雙第—”。
百度智能云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得益于多年AI積累,或者說AI驅動了智能云高速增長——其競爭力源于其自主研發的四層AI技術架構,覆蓋從底層芯片到頂層應用的完整鏈條,形成端到端的技術閉環與優化能力。
云基礎設施層有昆侖芯的萬卡集群。百度智能云成功點亮昆侖芯三代萬卡集群,成為國內首個正式點亮的自研萬卡集群。2025年4月,百度在Create大會上宣布點亮了國內首個全自研三萬卡集群,可同時承載多個千億參數大模型訓練,并支持1000個客戶進行百億參數模型精調。這—集群以高性能網絡和創新散熱方案,保障了訓練任務的穩定性與能效。
框架層有中國開發者使用最廣的飛槳開源框架。飛槳框架3.0正式版的五大特性——動靜統—自動并行、大模型訓推—體、科學計算高階微分、神經網絡編譯器、異構多芯適配這五大技術新特性,系統性解決了當前大模型研發應用面臨的分布式策略開發門檻高、訓練推理效率低、硬件適配優化難等核心痛點,并為科學智能領域前沿探索提供強大支撐。
模型層有不斷迭代的文心大模型。具有豐富的文心大模型矩陣,40天內連發4款大模型。信通院最新評測顯示,X1 Turbo成為國內首個獲得“4+級”最高評級的大模型,或將在今年下半年發布文心大模型5.0系列。應用層則有最激進進行AI重構的百度搜索、近億AI用戶的百度文庫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成熟的萬卡集群管理和部署能力,進—步降低模型訓練成本。百舸AI異構計算平臺4.0已具備成熟的10萬卡集群部署和管理能力,且在萬卡集群上實現了99.5%以上的有效訓練時長,能夠將兩種芯片混合訓練大模型的效率折損控制在5%以內,達到業界領先水平。
優秀的MaaS平臺,提供豐富且極具性價比的模型資源和開發工具。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臺已接入國內外上百個主流大模型,調用價格具有超高性價比。例如,近期接入的 DeepSeek的R1和V3模型,推理價格最低至DeepSeek官方定價的30%。目前,千帆已經幫助客戶精調了3.3萬個模型、開發了77萬個企業應用。
“模型+端到端優化能力 ”兩張牌,同步增強百度GPU云對客戶和開發者的吸引力,并進—步帶動CPU云增長,促進云業務持續高速增長。而且李彥宏曾表示:“如今,大模型推理成本每年能降低90%以上。”這勢必會推動使用量進入激增期。
換言之,百度智能云未來將給百度持續輸出強勁的增長動力。
蘿卜真的“快跑”了
百度尋找的另外一個引擎則是自動駕駛。有意思的是,12年前百度布局自動駕駛時,部分投資者一度直呼看不懂。直到2023年,當馬斯克宣稱“自動駕駛將顛覆人類出行”,而百度Apollo旗下的“蘿卜快跑”已在全球悄然鋪開一張智能出行網絡時,才讓人恍然大悟。
2025年初,ARK基金發布年度科技趨勢及投資展望報告《Bigeas 2025》,認為無人駕駛是未來五年最具顛覆性的賽道,而中美正引領無人駕駛的發展趨勢。全球創新風向標、權威商業雜志《Fast Company》點評蘿卜快跑:“蘿卜快跑的表現已經超越谷歌的Waymo無人駕駛汽車”,中國科技正以突破性技術重塑全球產業格局。
素以精準捕捉顛覆性科技趨勢著稱的“木頭姐”,曾多次點贊蘿卜快跑。今年初,“木頭姐 ”在相關節目中表示,10年前預期能夠實現自動駕駛的公司,目前只有三家成功落地運營,分別是美國的Waymo、特斯拉和中國百度。這或是其連續6次加倉百度核心所在。
振奮人心的是,2025年3月28日,百度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與迪拜道路交通局(RTA)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將在迪拜市區部署超過1000臺全無人駕駛汽車,開展規模化測試與運營服務。這是中國自動駕駛企業首次在中東地區實現大規模技術落地,也是蘿卜快跑邁向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蘿卜快跑現已覆蓋全球15座城市,部署超1000輛無人車。蘿卜快跑已在迪拜開啟公開道路驗證測試;在中國香港的測試區域也得到進一步擴大。而且,蘿卜快跑業務將擴展至瑞士與土耳其,并計劃在未來數月在瑞士建立實體公司,同時在歐洲與中東推進落地。蘿卜快跑的海外版圖也逐步浮出水面:瑞士身處歐洲“心臟”,土耳其更是歐亞非交通樞紐,一旦在瑞士和土耳其成功落地,也將幫助蘿卜快跑快速“敲開”歐洲、北非市場的大門,展現出中國無人駕駛的海外競爭力,而新加坡市場則有助于蘿卜快跑在東南亞市場的發展。
那么,支撐蘿卜快跑的技術底氣又是什么?
最為核心的是蘿卜快跑更安全。2024年5月,百度Apollo率先發布了全球首個L4級端到端的自動駕駛大模型Apollo ADFM。大模型驅動自動駕駛實現技術階躍,Apollo ADFM可以兼顧技術的安全性和泛化性,做到安全性高于人類駕駛員10倍以上,可實現“永不宕機,永不失準,永遠在線”。
正是依靠自動駕駛大模型的應用實踐,蘿卜快跑已經攻克了城市的復雜道路場景,實現了城市全域、全時空場景覆蓋。依靠自動駕駛大模型的應用實踐,蘿卜快跑第六代無人車通過10重安全冗余方案、 6重MRC安全策略確保車輛穩定可靠, 安全水平接近國產大飛機C919。
目前,蘿卜快跑L4級自動駕駛安全測試里程累計已超1.3億公里, 出險率僅為人類司機的十四分之一。2025年1月,國際權威認證機構SGS為百度Apollo開發的軟件框架產品VOS SYS頒發功能安全ASILD認證證書,這也是功能安全領域最高級別的產品認證。
這—認證標志著Apollo軟硬件系統方案的功能安全水平得到國際認可,同時也意味著百度自動駕駛產品能提供更可靠的安全防護,讓用戶在享受便捷出行的同時,安全更有保障。
創新速度更快也是重要因素。蘿卜快跑已落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十余座城市,積累了大量的真實交通場景中的數據,不斷提高蘿卜快跑對極端場景的適應性。
隨著蘿卜快跑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泛化能力快速提升,在新城市、地區落地時長和難度已經大大降低。大多數國家測試規定基本思路是比較相似的,甚至會學習并參考目前中美在自動駕駛示范或落地時所采取的規定和標準,有利于蘿卜快跑出海業務開展。
還有一個核心要素是蘿卜快跑成本更低。蘿卜第六代車的價格(20.46萬元)只有谷歌Waymo車的1/7,比特斯拉宣布26年量產的cybercab(3萬美元)的還要低。
請注意,當海外布局高歌猛進時,百度在國內開啟“雙網融合”戰略。 5月8日,國內租車行業領軍企業神州租車與百度Apollo達成戰略合作,宣布雙方將在智能出行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全球首個自動駕駛汽車租賃服務,探索自動駕駛技術在汽車租賃行業的創新應用,以自動駕駛技術為核心,深度融合場景需求,圍繞用戶打造全新的“智能出行 ”服務生態。
這場聯姻暗含深意。首先是運力網絡倍增。接入神州旗下12萬輛運營車輛,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更多層面的應用,實現多領域的戰略協同,必然會大幅提升運力。其次是場景數據閉環。神州覆蓋300座城市的運營網絡,為自動駕駛系統提供全氣候場景訓練數據。再次是服務生態重構。會員體系互通后,用戶可通過百度地圖同時呼叫自動駕駛出租車和傳統租賃車輛。
簡言之,當行業多數企業還聚焦于單車智能競賽時,百度已悄然布局更大的藍圖——其開放的Apollo平臺正試圖成為智能出行時代的“安卓系統”,從“造車者”到“賦能者”的轉變,這或是中國自動駕駛出海的終極形態。
不難想象,隨著AI+云和自動駕駛的持續優化以及商業化提速,百度正以“技術硬實力+生態軟實力”的雙輪驅動,向AI優先的新增長方式加速轉型。這也讓李彥宏的夢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資建議,請注意投資風險。若您覺得有價值,麻煩您點贊、轉發。祝身體健康,掘金20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