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樹人
而身心健康是學生成長的基石
5月21日
海淀區中小學第十五屆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啟動會召開
本次會議匯聚了教育部門領導
專家、校長、教師及社會各界代表
共同探討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
新路徑與新舉措
滑動查看
啟動會由海淀區教委副主任趙霞主持。
海淀區副區長武凱表示,身心健康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一環,海淀區作為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區,始終將學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未來,海淀區將堅持“全時段育人、全員動員、全方位發力”的工作思路。將身心健康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落實“五育并舉”,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體強心、以美潤心、以勞健心。加強教師心理健康培訓,打造專業護航隊伍,提升教師育人能力。整合社會資源,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生態,筑牢學生成長防護網。
參加中小學志愿活動,積累志愿時長!
會上播放了海淀區身心健康工作宣傳片,生動展現了全區中小學在身心健康方面的創新實踐與豐碩成果。從心理課程一體化建設到運動干預提升心理韌性,從心理疏導閉環體系到校家社協同育人網絡,海淀區以“全員育人、全程守護”的理念,為學生撐起了一片心靈的晴空。
海淀實驗小學校長宋繼東和一零一中學副校長劉子森分別分享了學校在身心健康方面的特色做法。
兩所學校強化頂層設計,通過設立學生身心健康小組、身心健康發展指導委員會,梳理學生身心健康工作,構建三全育人格局,使學生在學業、品格、視野、能力等方面全面發展。
堅持五育融合,依托跨學科課程,實現學生多維成長,通過開展專題活動,鍛煉復合型心理品質;以特色資源為依托,構建浸潤式心靈成長場域,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通過構建校家社協同網絡,開展家庭教育課程、實施“家校協同成長計劃”,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共育平臺,通過整合區域資源優勢,健全社會支持體系,為區域身心健康工作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區委教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杜榮貞詳細介紹區域全方位、多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海淀區作為全國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區、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通過五維驅動、心理健康教育與“五育”多向融合,心理預防與危機干預雙重保障,校內與校外協同推進。
參加中小學志愿活動,積累志愿時長!
注重通過體育運動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出臺《關于加強中小學生體育鍛煉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組織體育節系列活動,舉辦各類班級體育比賽2600余場,在新修訂的綜合素質評價手冊中增加“運動習慣養成”等指標,2024年的調查顯示,97.6%的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參與體育鍛煉的學生樂觀品質和主觀幸福感提升明顯。
全方位培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研發“心理健康”“社會情感培養”“生涯規劃”等專題課程,開發心理社團活動、心理游園會等特色活動,絕大部分學生主觀幸福感較高,樂觀品質較強。
構建鏈條式心理疏導干預體系,涵蓋咨詢服務、危機干預、轉介處置等環節的遞進閉環機制,創新實現143名中小學心理副校長全覆蓋,構建六級工作團隊,包括心理委員、班主任、學科教師、心理教師、心理副校長及志愿服務隊,連續四年開展全覆蓋心理測評,實施“一生一檔”分級跟蹤處理,完善“學校-區域-康復醫院-專業機構”四級診療逐級干預。
實施全員心理賦能,全力打造校家社協同育人體系,舉辦家庭教育大講堂課程,累計參與學習的家長達378萬人次,強化教聯體建設,推廣社區心理服務站、教育資源進社區等活動,多方合力保障學生身心健康。
未來,海淀區將持續深化開展“陽光跑”和班級賽,實施美育潤心行動,探索全程浸潤式勞動教育模式,夯實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根基;建立學生成長電子檔案,營造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環境;進一步提升海淀家長學校實效,落實落細家訪制度,形成家校共促學生身心健康的合力;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教聯體建設,建立維護學生身心健康的良好格局。
海淀區家長代表宣讀了《家長家庭教育倡議書》,向全體家長發出七項重要倡議,即營造和諧家庭氛圍、引導孩子全面發展、給予高質量陪伴、樹立良好榜樣、培養良好習慣、關注身心健康、加強家校合作。為孩子營造溫馨、和諧、健康的家庭教育環境,助力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時代新人。
會上,身心健康工作中表現突出的14所學校獲頒“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薄_@些學校通過創新課程、活動和輔導模式,為全區樹立了標桿。
參加中小學志愿活動,積累志愿時長!
海淀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名單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
北京市海淀區實驗小學
北京市海淀區五一小學
北京市海淀區第二實驗小學
北京市海淀區上地實驗小學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學
北京市育英中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驗學校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分校
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
北京市建華實驗學校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玉泉學校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此外,會議還為3所醫療機構和3所大學頒發“心理健康教育協作聯合體”,他們的加入進一步推動了海淀身心健康工作的發展。未來,教聯體將通過校際聯動、校社聯動和家校聯動,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身心健康服務。
北京市教委體衛藝處副處長單聰強調身心健康工作室是提升教育質量、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最基層的底座。身心健康工作是落實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前提。海淀區作為北京市的教育大區和強區,一直走在改革前列,始終以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實施全覆蓋學生心理監測、推動心理副校長模式、依需開展心理志愿服務、開展教師培訓、開展校-醫-社合作、創建海淀區家長大講堂的模式不僅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她充分肯定了海淀區身心健康的成果,并提出應堅持五育賦能,將身心健康融入教育全過程;整合資源,建設校家社協同育人“教聯體”,打破三方壁壘,形成育人合力;提升教師心育能力,創建和諧育人氛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加中小學志愿活動,積累志愿時長!
教育部基教司二級巡視員王新立強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工作擺在基礎教育發展改革的突出位置。教育部推動中小學校將身心健康納入教育教學計劃,持續強化身心健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對身心健康工作的研究、咨詢、監測、評估、科學普及、引領指導等職責,指出以中小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為目標,以學校為圓心,以區域為主體,以資源為紐帶,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落實落地。
他對海淀區的身心健康工作做出高度肯定。海淀區作為全國基礎教育高地、首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區、家校社協同育人實驗區,對學生身心健康工作高度重視。海淀區通過堅持五育并舉促進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生命教育相輔相成,海淀區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中師生關系的構建,教師能夠在身心健康層面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共同成長。未來可通過進一步建設專門化改善學生身心健康的場館,提升身心健康專業水平,構建身心健康協同育人生態。
參加中小學志愿活動,積累志愿時長!
本次啟動會
既是對過去工作的總結
更是新征程的起點
海淀區將以更高的站位、更實的舉措
推動身心健康工作再上新臺階
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
時代新人貢獻力量
■說明:本文由西四環生活家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海淀教育
■本號法律顧問:北京市恒略律師事務所,咨詢微信:jwbei2
文| 社區公眾號:西四環生活家
======鄰居們的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