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映了一場電影,叫《風中有朵雨做的云》。
這部片子講述的是廣州冼村城中村改造的故事,里面很多場景都是和雨有關,總給人陰沉和壓抑的感覺。
當然,我們今天要講的不是已過去的冼村舊改,而是正在進行的三元里舊改。
如今你走進三元里街道,你會看到掛滿了紅色橫幅。
這些橫幅用醒目的字體告訴你,舊改是新生,舊改是村民最好的選擇,舊改也是三元里最好的歸宿。
紅色是正能量的,內容也是鼓舞人心的,但落在村民眼中:
三元里舊改,像是在下著一場大雨。
為什么?
羅生門的背后,是信息的不對等不透明
看三元里舊改,仿佛是一場羅生門,一天一個消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大眾經常被各路信息混淆。
到最后,大家都在宣泄自己的情緒。
講幾個最主要的矛盾點:
1、村民回遷到底去哪?
有人說,村民回遷房要遷去鐘落潭、從化、太和,要去郊區做村民。
有人話,至少有一套是原地回遷,但其他的不保證。
這些消息是哪里來的?不知道,但是傳得沸沸揚揚,村民的反感情緒一度被挑動。
早在5月1日,廣視新聞已經報道過,三元里首開區安置房的兩個地塊正式開拆,就在興發三、四期。
哪怕這樣,回遷去鐘落潭的消息依然延續,不少關于三元里村的帖子、視頻下都有相關言論。
在5月18日,三元里村經濟合作社發表的《致全體三元里村民一封信》,也終于再次明確表示,全部回遷房都在三元里村轄內。
2、回遷房會如何建設。
之前網上流傳,回遷房會建設成公寓式住宅和4梯28戶,村民一聽也是不樂意了。
但在《致全體三元里村民一封信》里面也提到了是住宅以及4梯28戶是假消息。
目前已經設有展廳可以供村民前往了解,周六日也開放的:
戶型大致是建面約30-140㎡,講解員說的是2-4梯8戶。
3、村民的補償方案問題。
補償問題應該就是主要矛盾,具體的方案就不多說了,反正國有最高37800元/㎡;村集體房屋最高7590元/㎡。
國有的居民都沒什么意見,畢竟這個價格已經是高于市場價了,不少人已經簽名就等轉賬了。
下圖這個就是50㎡的老破小,補償了223.3萬,業主對比市場價最高峰的時候,也就100萬出頭。
所以,有大漏撿,馬上撿。
對于村集體用地的村民來講,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回遷補償最高280㎡+7590元/㎡(補償金額的15%的搬遷獎勵)的套餐,明顯是有很大落差。
事實上也是,就算是最高補償,如今白云的樓價,別說三元里這么核心的地段,哪怕是嘉禾板塊,也要4-5萬/㎡。
這樣的拆遷補償標準,村民是無法在同一段實現等面積置換。
“越拆越窮”,村民不想拆就在情理之中,做個房東不爽嗎?
如果補償問題不解決,對于三元里改造來講,肯定是攔路石。
想想潭村,是不是已經沒有聲氣了。
4、協議部分條款模棱兩可,村民心理不信任。
前幾天發布的《廣州市白云區三元里村城中村改造項目集體土地上住宅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
里面就有一點提到,因上級部門補償審批流程延遲或財政撥付延遲導致甲方逾期付款,不視為甲方延遲支付。
引用網友的評論就是:
理解官方的難處,但也理解村民的擔憂,到時候費用延遲發放,村民又到哪里說理去呢?
多方博弈過程,新事物需時間發展
三元里舊改它是一種新模式的探索。
高中的哲學書就告訴我們,新事物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進。
三元里舊改有兩個“新”:
1、根據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的《廣州市城中村改造條例》,三元里城中村改造項目采取的是“依法征收 凈地出讓”的新模式,在征收完成、土地出讓前,需要先行對被征收居民補償安置。
2、該項目同時也是目前白云區城中村改造新模式項目中首個征收房屋中涉及村民房屋的項目。
所以難度更大、多方利益更難協調,但這種“新”也并不都是負面。
很多人拿海珠瀝滘來做對比,看看,都爛尾了,還有黃埔部分舊改也出現停滯的問題。
但其實,三元里不同于以往企業主導,它是政府在主導,說爛尾那是不可能。
目前項目已經成功獲批全國首批城中村改造專款166億,并到賬71.16億元首期款。
5月19日,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廣州市白云區三元里村城中村改造項目動遷服務招標公告》,采購預算去到了7600萬。
廚房這說明了,一切,還在進行中。
期待,新生!
三元里是一個出現在歷史書的地名,那段英勇的抗英歷史,至今被人銘記。
到今日,舊改事情沸沸揚揚,現在的三元里和以前的三元里,已經不一樣了。
走在路上是整潔寬敞的街道,沒有亂停亂放的電雞攔路,一副新氣象,但好像少一點什么?
是熙熙攘攘的生氣,也是那種包容萬物的景象。
如今的樣子是好,也只剩下“好”。
廣州的城中村、以及電雞圍城的現象,總是被人詬病。
往日的三元里
大家吐槽,這還是一線城市嗎?
好像也沒有誰規定過一線城市是什么樣子的,廣州,作為千年商都,這一切都是它發展來的樣子。
有好也有不好。
當然,如果一座城市既有好容貌,也有好未來,當然最好,正如《給三元里人民一封信》里面提到的:把三元里打造成一個“留得住鄉愁、看得見未來”的幸福家園。
如何破局?必須要找到一個平衡點。
這個點就是:
把村民從"被改造對象"轉為"共建主體",立場一致,消除抗性。
政府要公開、要給權、村民也要信任,才能共建明天。
最后,還是希望這場多方博弈的舊改,迎來的是艷陽天,正如這張效果圖一樣,是一座欣欣向榮的城市新生。
三元里村城中村改造項目效果圖
對于三元里舊改,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