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到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了,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不僅有著豐富的傳說,更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
在端午節來臨之前,家家戶戶都會包上很多粽子。最近,我發現網上有很多關于包粽子的討論,特別是糯米到底要不要浸泡這個問題,網友們各執一詞。
今天我們就來看泡米和不泡米究竟有什么區別?并且牢記兩個要點,讓你包出來的粽子緊實不松散,不粘連,又香又糯。
先準備500克糯米洗一下,只需簡單淘洗兩遍就行,不要過度清洗,否則會導致營養成分流失。
記得用這種圓糯米,黏性足,口感好,特別適合包粽子。
洗好分將其分成兩份,一份不浸泡,一份加入清水浸泡5個小時,這樣就能對比出粽子煮熟后的區別。
再把摘回來的或者買回來的粽葉,一片片用流動清水沖洗干凈。
鍋中加入多一些清水,加一勺鹽,把洗好的粽葉放進去,開大火,將水燒開。
水開后保持沸騰狀態,煮兩分鐘就可以撈出備用。
注意,粽葉一定要煮,這樣會更加柔軟,有韌性,在包的時侯就不容易開裂或折斷。
然后,準備一些紅棗洗凈,再把粽葉的兩端,也就是葉柄部位和硬的葉尖稍剪掉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