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臭名昭著的大地主劉文彩的后人在故鄉發起了一次祭祖活動,并準備了75桌席,足夠650人就餐,未曾想,這次祭祖活動卻吸引來了上千人參加。
這場祭祖是劉文彩嫡孫劉小飛提議的,沒有想到,這一石激起千層浪,他這簡單的祭祖,竟然召集了千余人從四面八方趕來。
劉小飛看著這鄉間小路上連成串的汽車長龍,心中很是激動,他想:我爺爺的名頭還是很響的,即使過去了這么多年,依舊有這么大的號召力。
可以說,劉文彩這個名字,再過幾十年都不會被遺忘,為啥?因為這人惡貫滿盈,老百姓對他的憎恨不是短短幾十年就能消失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劉小飛在這次活動中,還精心設計了一個小環節,也就是陳列他們劉家在四川的功績。
說來也可笑,劉文彩當年的惡行就是隨口提起一件,都能讓人恨的牙癢癢。
他本是一個沒有上過學,遛街竄巷的小商販,出身底層的他,從沒有想過有朝一日能在弟弟的照拂下成為大地主。
他的弟弟在軍隊上站穩腳跟之后,便開始將哥哥培養成自己招攬權勢的一大助力。
劉文彩自此開始了自己罪惡的一生,他利欲熏心,為了錢無惡不作,臭名昭著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都被當地人民記得清清楚楚。
他將稅收玩出新高度,各種千奇百怪的稅收完全沒有給老百姓留活路,當地人民痛苦不堪。
這樣的人,自然將我軍當成了眼中釘,于是,他先后殺害了很多我黨人員,其中最令人痛恨的無疑是“五人堆”。
這件事如今提起來還是叫人痛徹心扉,那是在1931年的某天,我黨五位干部正在商議大事,卻被他帶人突然闖入,不由分說就開始被毒打。
他本想要通過這五位干部的口獲得我黨的重要信息,但這些干部都是我黨的好同志好領導,根本不可能屈服于他的淫威,最終被他殘忍殺害。
劉氏兄弟則政商兩手抓,一路高歌猛進,所到之處簡直就像蝗蟲過境一般“寸草不生”,很多商販都紛紛為其讓道。
他們則越來越喪心病狂,在形式急轉直下時,迅速將全城的財物搜刮一空,帶著數不盡的金銀財寶逃之夭夭。
這些過往以及惡行是洗不掉的,但如今,一個號召,竟然在原本平靜的古鎮掀起了一場“世紀大追討”。
劉小飛知道他們劉家家大業大,枝繁葉茂,于是便為了以防萬一準備了六百多人的餐位,誰知道,來的人竟然還是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
對他們劉氏子弟來說自然是很開心的,即使有人找不到座位,也被這盛大的場面所感染,但是當地人以及網友知道后,卻是群情激奮。
因為,在這次祭祖當中,他們劉氏開始宣讀起了劉文彩的貢獻,引發巨大爭議。
誠然,人都是復雜的,劉文彩的確做過好事,比如在當地建學校,建商業街。
他的后人重點將此拉出來說,這樣的行為是想要洗白還是處于別的目的不得而知。
但是他們只說貢獻不說惡貫就是有“顛倒黑白”“不尊重歷史”之嫌。
有人曾經在劉文彩辦的學校里讀書,并因此稱劉文彩是“好人”,但這些說法只有寥寥,更多人包括當地的老人對這人是恨之入骨。
這樣的人,殘害鄉里和我黨同志,魚肉村民,踏著鄉民們的血肉建成一個巨大的財富寶庫,用這些錢做的那些好事,很多人是不認賬的。
而當年劉文彩的學校中甚至出現了關于他的功德碑,還有人為他歌功頌德,這些后人想要給劉文彩戴上“慈善家”的高帽,簡直是不尊重歷史。
不管怎么樣,劉文彩的惡行都不應該被忘記,他不是棄惡從善的慈善家,他的大地主帽子也摘不掉。
尊重歷史才能很好的向前,我們應該歌頌的是那些曾經國家和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而不是這樣一個反動派。
信息來源:百度百科:劉文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