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凌風
來源 | 廣告案例精選(ID:ad2829)
在消費的江湖里,代購一直是個獨特的存在。從山姆的網紅美食,到時尚界的寵兒美妝產品,再到攝影愛好者心心念念的高端相機,代購的觸角可謂是無孔不入。
就拿山姆代購來說,一些代購者通過批量采購高熱度商品,如瑞士卷、精釀啤酒和冷凍食品,再利用積分返現、分裝銷售等手段獲利。有人靠代購賺得人生第一桶金。
但萬萬沒想到,這股“代購”的風竟刮到了蜜雪冰城。
當代年輕人的商業智慧已經進化到讓品牌方都直呼內行的地步——他們開始倒賣蜜雪冰城檸檬水了!
1
當“代購經濟”遇上蜜雪冰城
景區擺攤3小時怒賺254元!
事情要從近期沖上熱搜第一的“雪王代購”風波說起。
博主"戰凌云"在景區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商業漏洞:這里礦泉水賣10元/瓶,卻沒有一家便利店能買到4元/杯的蜜雪冰城檸檬水。于是這位"商業鬼才"開始了他的神操作:
只因網友質疑他的賺錢方法根本行不通,小伙一怒之下便做起了“雪王的搬運工”,沒想到結果卻意外地成功。
他先是將擺攤地點選在了南京梧桐大道景區的路上,隨后在外賣平臺下單了100杯蜜雪冰城檸檬水,還準備了保溫箱和冰瓶,就這樣水靈靈的做起了“倒賣”雪王的生意。
南京梧桐大道人流量大,可周邊的飲品選擇卻少得可憐,只有賣礦泉水和冰棍的流動攤販,連個便利店的影子都看不到。在這種情況下,一杯冰涼好喝的檸檬水就成了“稀缺商品”。
攜帶保溫袋還能變行走的冰柜,見到行人就一路吆喝,不少人饑渴難耐,見到雪王檸檬水紛紛下單。
原價4元一杯的檸檬水,實際成本3.4元,他6元一杯轉售,沒想到生意意外紅火,短短3個半小時竟賣了98杯檸檬水,怒賺254元。
小伙一下打開了賺錢思路,就連旁邊賣礦泉水的阿姨都留下了羨慕的淚水。估計內心OS:“早知道我也賣檸檬水了!”
網友發現了賺錢新思路,紛紛夸贊他是“商業奇才”,并總結了他的成功秘訣:
首先是精準卡位:選擇景區人流量最大但便利店真空的地段,景區周邊都是周邊只有賣礦泉水和冰棍的流動攤販,連便利店都沒有。賣景區沒有的東西,能打造差異化。
其次定價合理,原價4元加價2元,6元一杯在景區里簡直是“白菜價”,對比10元一瓶的礦泉水,游客直呼“良心”。
然后他選擇點外賣力量下單,騎手直接送到現場,省時又省力,還能保證冰爽口感。用保溫箱+冰瓶自制"雪王移動冷庫",完美解決冷鏈問題。
更絕的是商業模式:
啟動資金不到400元,典型的低門檻;
另外賣完立即外賣補貨,能夠實現高周轉;
大熱天游客對冰飲的渴求堪比沙漠遇綠洲,滿足了顧客的強需求。
還有人調侃他為“蜜雪冰城搬運工”——我不生產檸檬水,我只是雪王的搬運工。
當有人還在質疑可不可行的時候,行動力強的已經先行一步,靠智慧和勞動賺到第一桶金了。果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小伙這一波操作,恐怕連蜜雪冰城看了都直呼內行。這波檸檬水經濟學把雪王整不會了。
當蜜雪冰城還在研究"下沉市場"時,年輕人已經幫它開發出了"景區游擊市場",雪王做夢都沒想到,還能這樣賣自家產品。
不過這一波“倒賣風波”,網友都喜聞樂見,畢竟雪王有了銷量,游客喝到了性價比高的雪王,小伙還靠智慧賺到了辛苦費。
這或許就是商業的最高境界——所有人都覺得自己薅到了羊毛。
2
法律界的"檸檬水大辯論":
“倒賣”雪王到底違不違法?
隨著事件發酵,網上展開了一場關于"6元檸檬水"的世紀辯論:
有人質疑小伙這種倒賣雪王的生意是否合法。畢竟打著雪王的旗號宣傳,萬一喝出了問題誰來負責?
也有網友擔憂無證經營擾亂市場秩序,或導致品牌為食品安全問題擔責。
部分消費者認為轉賣行為模糊直營與轉售界限,或影響加盟商利益。流動攤販可能違反《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當事人回應說,自己拍攝倒賣檸檬水視頻,初衷就是想為粉絲做一個低成本擺攤創業的實操示范,并不是以盈利為目的。
沒想到網友看不下去了,紛紛站出來替小伙和雪王說話:
“我是什么很金貴的人嗎?”
“它有問題我們自己會承擔!”
“6塊錢在景區能喝到蜜雪冰城,還要啥自行車?”
不得不說,雪王的群眾基礎就是好。
在網友看來,人家辛辛苦苦去采購,搬到景區,雖說賺了點差價,但也是用勞動換取合理利潤。
不少網友認為6元定價在景區場景合理(對比礦泉水普遍10元/瓶),且節省消費者排隊時間,屬于市場供需調節的自然結果。
部分網友將其類比“中間商賺差價”,肯定勞動價值。
“蜜雪冰城把產品售出之后,產品處置權歸購買者了,明碼標價又沒強買強賣。”
“加價2塊還不用跑腿費,已經很良心了,外賣費都不止這個價吧?”
“大熱天的,不用排隊就能喝到雪王,這服務值2塊!”
而且,相比景區里2塊的礦泉水賣5塊、10塊,6塊錢能買到一杯蜜雪冰城檸檬水,性價比不要太高!
那么,從法律角度來看,這種行為到底合不合法?
從合法性來看,轉賣者所售產品為正規渠道購買,未造假、未哄抬物價且未侵害他人權益,一般不構成違法。
真要查處,基本上就是轉賣者無營業執照、違反當地針對流動商販的管理規定等等。至于轉賣者擺攤使用“蜜雪冰城”招牌,是為表明產品來源,并非惡意侵犯商標權、搶蜜雪的生意,所以蜜雪很難去告。
對于提高價格轉售的行為,律師認為,蜜雪冰城將產品售出后,購買者即享有處置權,品牌方無權約束轉賣行為。
相反,若品牌方限制轉售價格,則可能涉嫌違反《反壟斷法》中關于縱向壟斷協議的規定。
3
蜜雪冰城回應倒賣賺差價
網友直呼格局大
面對此事,蜜雪冰城客服的回應堪稱公關范本:
蜜雪冰城客服回應稱:“已記錄相關情況,將反饋給公司相關部門,后續由專人核實是員工出店售賣還是他人轉賣。”
"已記錄,將核實"——既不說支持也不說反對,畢竟每天3萬多家門店的銷量里,可能正混著無數個"戰凌云"。
云南昆明一門店更是鼓勵他,并強調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但未明確反對轉賣行為。
網友直呼雪王格局大
也有網友建議:蜜雪冰城不如順勢搞“雪王攤位”。
擺在雪王面前兩條路:一是學迪士尼抓商標侵權,但可能被罵"欺負擺攤大學生"
二是推出"雪王移動餐車"加盟計劃,把"戰凌云們"變成正規軍。
除了小伙這種行為,其實CoCo以及其他奶茶品牌也有類似的攤位。
有網友就建議:“蜜雪冰城不如順勢在景區搞‘雪王攤位’,既能打開銷量,還能滿足剛需,支持雪王將景區的價格打下來!”
從品牌角度來看,在景區設攤位可以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景區是人員密集的場所,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都能在這里接觸到蜜雪冰城,這是一個絕佳的品牌展示機會。
對于消費者而言,景區有了蜜雪冰城的官方攤位,他們就能更方便地購買到正宗的產品,不用擔心食品安全和質量問題。同時,官方攤位的價格相對穩定,不會出現過高的加價情況,這無疑是給消費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
在炎熱的夏天,走在景區里,來一杯清涼的檸檬水,價格還親民,這簡直是一種享受。
從市場角度分析,蜜雪冰城進入景區市場,可能會打破現有的市場格局,引發新一輪的競爭。其他飲品品牌可能會感受到壓力,從而推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
不過,景區的租金通常較高,這會增加經營成本,如果不能合理控制成本,可能會影響利潤。而且,景區的客流量存在季節性波動,旺季時生意火爆,淡季時可能門可羅雀,如何應對這種不穩定性,也是蜜雪冰城需要考慮的問題。
另外,景區的管理規定也比較嚴格,需要與景區管理方進行良好的溝通和合作,才能順利開設攤位。
結 語
這場“蜜雪冰城倒賣事件”,本質上是一場市場供需的自然調節。
對消費者:花6元在景區喝到蜜雪冰城,比10元的礦泉水香多了。
對轉賣者:用勞動賺取合理利潤,沒毛病。
對蜜雪冰城:銷量增加了,品牌曝光度提升了,但食品安全和渠道管理問題需要關注。
不過,網友已經學會了新商機——“走,去景區賣蜜雪冰城!”
最后溫馨提示:模仿"戰凌云"需謹慎,畢竟不是每個景區都有南京梧桐大道的客流量。
但如果你非要嘗試,擺攤前記得查查當地政策,別被城管追著跑!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廣告案例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