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取今年的夏糧豐收,還需要經歷高溫、強降雨、強對流等多重復雜天氣的考驗。比如,各大麥區今夏是否會遭遇“爛場雨”?又該如何防范?
麥收期間的連陰雨,農民們稱之為“爛場雨”。“爛場雨”會造成小麥倒伏受淹,易導致霉變和穗發芽,影響小麥產量和質量。據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介紹,麥收期間,如果連續5天,每天僅降下1毫米的雨水,小麥都可能在地里發芽。即便是收割上來的小麥,如果沒有及時脫粒,也會在倉庫里發芽。
“爛場雨”多發于我國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江淮等小麥主產區。
預防“爛場雨”,要密切關注天氣的變化,根據麥子成熟的程度,合理調配農機,安排收獲的進度。一旦發生“爛場雨”,要及時地清理麥田溝系,確保雨停田干,減少麥子倒伏的概率,同時確保雨后農機能盡早下田搶收,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到了烘干晾曬環節,應利用國有糧庫、學校操場等場所烘干或晾曬小麥,避免霉變。
氣象分析師表示,各地防范“爛場雨”,需結合當地農作物生長周期,關注天氣變化。
氣象分析師 胡嘯:從冬小麥的這個生長周期來看,目前我國的湖北、河南南部的冬小麥已經逐漸成熟了,湖北的收獲都超過了9成,大部地區冬麥區還處在一個灌漿期。這場降雨對冬小麥的產量形成是有利的,對陜西、山西等春播區的春玉米和春小麥的發芽生長也是有利的。未來一周,整體天氣還是不錯的,在明天、后天,夏收區大多是以晴朗天氣為主,是適宜開展夏收的。26日、27日陜西南部可能有一些小到中雨,在27日開始到29日,在江南、華南、西南區東部還有一輪大范圍的強降雨天氣過程,這場降雨不會落在冬麥區。要關注6月1日前后,陜西、河南、安徽等地會有一次降雨過程,農民朋友還有農機手,要密切關注臨近的天氣變化。
(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