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為什么沒有我的畢業證”
“武大根本就沒有錄取你啊”
“那我明明收到了錄取通知書”
“你的通知書是假的”
短短兩句對話,張新如同五雷轟頂,他一直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
高價買高校學歷
2011年6月份,張新走出高考考場,內心感受不到絲毫放松。
十年寒窗苦讀,張新一直想考名校光耀門楣。
但從答題情況來看,似乎不太樂觀。
查分數當天,張新焦急不安,輸入信息點擊查看,心情直接跌入谷底。
原來,成績跟他猜測的一般無二。
以當年的招生分數線來看,張新的成績勉強能上本科,搞不好還會被擠到專科院校。
他的名校愿望,果然破滅了。
看著手里的成績單,張新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復讀和不理想院校之間,他必須做出選擇。
看著兒子愁眉苦臉的樣子,張父想到了曾經的老鄉。
一番打聽之后,張父果然找到了法子。
老鄉承諾可以將張新運作到武大,4年學成之后拿正規畢業證和學位證。
但是,這條路不好走,需要15萬元打點關系。
張父一聽,只要兒子可以讀名牌大學,砸鍋賣鐵也得供。
很快,武漢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和新生入學手冊一并送到了張新手上。
“經審核,你被錄取到我校金融專業學習,學制4年”
張新特地檢查了一下錄取通知書,發現上邊蓋有武漢大學印章,這才安心。
在盼望中,時間很快就來到了9月份。
開學報到那天,張新拎著大包行李來到了武漢大學門口。
看著氣派的校門,熱鬧的迎新場面,張新開心極了。
然而,正當他準備到去辦理入學手續時,突然被自稱為輔導員的男人攔下。
男人名叫張杰,立馬把張新拉到一邊。
“你是特殊渠道進來的,不用親自辦理入學手續”
張新很聰明,立馬就明白了他是自己的“恩人”。
但之后的種種經歷讓張新不得不懷疑“高價學歷”的真實性以及張新的身份。
迷霧重重
新生開學,必不可少的就是軍訓環節,意在磨練學生心志。
但張新并沒有和同學們一起參加軍訓活動后,而是被張杰開車送到校外的軍事場所參加軍訓。
軍訓結束之后,他被安排住進武漢大學茶港校區新三棟宿舍樓。
來到宿舍,張新被眼前的景象震驚。
和想象中干凈整潔的宿舍不同,他的宿舍混亂不堪,似是由儲物間改造的。
宿舍另外幾個同學已經開始打掃,張新隨即也加入到了隊伍中。
在交談中得知,另外幾個同學和自己一樣,也是特殊渠道進來的。
宿舍還沒收拾完,輔導員就打來了電話,讓大家到辦公室開會。
通常情況下,新生開會都在班里,或者整個學院一個動員開會。
辦公室單獨開會,恐怕也是因為幾個人的特俗身份。
一行人來到張杰辦公室,被張杰反復叮囑不要向外人透露自己的“特殊身份”。
另外,辦理入學之后還要交18500元學費,其中3500元是住宿費。
說完,張杰在黑板上留下一串銀行卡號,要求他們盡快匯錢。
公安學校正常收費不過幾千元,怎么會高出來這么多。
想到已經上交的15萬,張新不想前功盡棄,只好硬著頭皮給家里人打電話。
但是,這將近兩萬的學費交上去,張新卻沒有學生證、校園卡,飯卡。
圖書館進不去,上課時老師也從來不點自己的名字。
期末考試,他們幾個一直都是在單獨的教室進行。
他不止一次懷疑張杰在騙自己。
在校期間,他多次向張杰提出質疑。
但張杰總是用“特殊途徑”4個字搪塞他,要求他不要聲張。
為了順利拿到畢業證,張新一次次按下內心的疑惑,按照張杰的步驟走。
時間一年一年的過去,轉眼來到畢業季。
同學們都忙著設計畢業課題,寫論文,只有他們幾個無所事事。
張新再愚鈍,也知道拿畢業證之前必須通過論文考核。
不參加論文答辯,是不可能拿到畢業證的。
張新再次聯系張杰,張杰依舊在敷衍。
張新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疑問,直接找到了學校教務處。
懸在心口的疑問,在見到教務處老師的那刻,終于被解開了。
黑中介詐騙
“學校根本就沒有錄取你們啊”
“你們的錄取通知書都是假的”
這時,張新才意識大家這4年被張杰騙慘了。
他們氣不過給張杰打電話,誰知張杰的號碼已經變成空號。
張新和另外幾個同學給教務處和招生處的老師看了當年的錄取通知書。
招生處老師一眼識破。
原來,2011級招生時武漢大學采取的是大類招生,并沒有細分金融學專業。
如果當時張新等人能夠及時獲取武漢大學的招生類目,或許就不會被錄取通知書上的“金融學”3個字所蒙蔽了。
但木已成舟,已無回頭的機會。
張新和幾位同學聯手把張杰告上了法庭。
事后才發現,張杰根本不是武大的輔導員,只是一個黑心的中介而已。
而且,被騙的學生,不止他們一個宿舍。
另外一個被騙的學生和張新是一樣的遭遇。
這些黑心中介一直“畫餅充饑”,不斷要錢,等到畢業時,只能拿到“第二學士學位”。
其他學員展示的第二學士學位證書
武漢大學認為,這是一種典型的招生詐騙案。
2013年,武漢大學已經停止頒發“第二學士學位”。
原因就是因為校方發現“第二學士學位”已經成了黑心中介的招生詐騙口徑。
或許也是如此,致使張新等人拿不到畢業證,張杰才一直敷衍他們,等到畢業的關鍵階段干脆“消失”了。
之后,黑心中介又將目光瞄向了其他辦法“第二學士學位”的高校,繼續行騙大肆斂財。
有需求就會有供給。
有人想要花錢買學歷,為自己鍍金;有人就會提供這種便利。
所以,這種招生詐騙屢禁不止。
數量之多,有時一查就是一個班。
對于這種詐騙方式,由于學校不是受害方,不能要求警方立案偵查。
學校能做的,只有公布這些詐騙信息,通過發布公告的方式,提醒學生不要受騙。
幸而,張新幾人報案之后武漢市公安局立馬展開調查,隨后將張杰等3名犯罪嫌疑人捉拿歸案。
結語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與其事發之后怪罪騙子,不如堅守本心,從根上斷了“不勞而獲”的心理。
別人苦讀數十年,無數淚水汗水換來的華麗獎章,怎會是20萬能夠買到的呢。
參考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